最新网址:www.xs321.net

小说321【xs321.net】第一时间更新《头戴铁帽子脚套铁镣子》最新章节。

楼梯间传来噔噔的脚步声和节奏欢快的口哨小曲儿声,清秋躺在床上竖起耳朵凝神静听。稍顷,声音移到了客厅中央,一转又去了洗手间,接着水龙头被拧开了,唰唰的流水声紧随其后,是何维义无疑。

她踢开被子,跳下床,抓住黄铜门把手咔哒一声打开门,一阵熟悉的清香扑鼻而来。

她循着香走到沙发旁,只见茶几上放着两个塑料快餐碗,一根油条。

她从沙发上扯下一个靠枕扔在地上,屁股还没完全触到枕头,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碗盖。她的鼻子没骗她,碗里是陶镇特产之一:油渣米粉。

每次看到油渣米粉,她总会想起自己差点被乔云烟揍的画面,并没实际发生,只是差点,差了从云烟高举在半空中的手到她屁股上的距离。

那年,镇郊新建陶镇酒厂,何维义趁着暑假去建筑工地求了份小工,搬砖、运沙、拌料兼清扫,一天给一块五。何维义人小力气大,不挑活,不偷懒,比许多耍小聪明,能少干就少干的大人不知强了多少,工地的大师傅看在眼里,打心里喜欢何维义。某日下工前,大师傅把他叫到一旁,说酒厂要订购一千套酒杯,酒厂厂长希望酒杯品质能代表酒厂的质量标准,花样款式也要体现酒厂特色,镇上几家大的窑洞都参加了竞标,大师傅知道他家有个窑洞,所以特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他,只是截标的时间是十天后,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何维义兴奋地连答了三遍“来得及”,连说了三遍“谢谢大师傅!”

来不及也要来得及。

陶镇人都知道他师傅刘大碗,但师傅已经走了,“大碗瓷器”的铺子也没了,何维仁承袭了师傅一身的好手艺,却也没几人知道,尤其他家的鱼档位置偏僻,何维仁有时候还不得不去人多的地方摆地摊儿,运气好的时候能卖上几副碗,赚点儿钱;倒霉的时候,一分钱没赚到,还遇上流氓地痞捣乱,不给钱就砸东西。此次若是能中标,哪怕不赚钱,至少让大家知道何维仁是得了师傅刘大碗真传的,指不定以后就有人上门订货了。

十天,即便是长期做开的东西,时间也是挤挤巴巴的,更何况还要想新样式。自打听到这个消息,何维仁就窑门不出,屋门不迈,一门心思扑在酒杯上。只是,好不容易烧出一套,何维仁还不满意,何维义很清楚,他哥的脾气跟师傅刘大碗一模一样:不满意,不出窑。他除了等也只能等,而且那么难得的机会,确实要更谨慎些才是。烧了砸,砸了烧;烧了再砸再烧,第四炉,终于有了。然而,出窑时距离截标只剩下最后一个小时了。

那天,雨下的又急又猛,泼水似的,但别说是下雨,就是下刀子何维义也要把杯子送到酒厂去。他抱着八个余热尚存的酒杯,身披一张透明尼龙纸,头戴青竹斗笠帽,深一脚,浅一脚,火急火燎的往酒厂临时办公室跑。他一路都小心翼翼,虽然跑得快,每一步他也都看得紧,生怕摔了。他把酒杯好好地护在尼龙纸下,哪怕淋湿了半边破烂的白背心,也没让酒杯沾一滴雨。

酒厂临时办公室的门刷了草绿色的油漆,近了,那新漆的呛鼻味还在。何维义原以为希望就在眼前,谁想到临门一脚,门内突然伸出一只铁棍直指他的胸口,接着,一朵黑色的大蘑菇倏地在他眼前张开,出其不意,他下意识地退了一步,脚下没稳住,整个人结结实实地向后跌了个大屁股,酒杯哐啷哐啷落在水泥地面上,声音清脆利落,隐约能听见回音。

何维义坐在雨地里,盯着那一地的碎片,好半天没回过神来。

“我说你这孩子,咋走路不看人呢?”

那人撑开大蘑菇黑布伞,先发制人。

何维义缓缓抬起头,好个冤家路窄!持伞的人竟是清秋的叔——那个抢走了大碗瓷器铺子的人。

“呦!维义是你呀!”

刘二碗睃了一眼满地的碎瓷片儿,眉梢一挑,眼神里尽是嘲讽和蔑视,他秀出两颗镶银假门牙冷笑道,“怎么你也来凑热闹?你还当这是小孩子过家家,玩儿呀?”

要是平日里,刘二碗的这几句话早把性急的何维义给激怒了,他铁定会狠狠地回一句:“关你啥事儿?许你来不许别人来?”

可那会儿他耳朵里根本听不进一个字儿,他满腔的希望随着那破碎的酒杯撒了一地。

刘二碗讶异,平日里性子急躁,跟炮仗似的,一点就着

的何维义怎么那么安静,不过也许想着他哥哥刘大碗都不在了,且不论这几个毛孩子能折腾出点啥玩意儿来,那满地的碎瓷片儿就是铁一样的事实——他们已经失去了竞标的资格。就算他们拿到,以刘大碗走后,何维义兄弟俩重建的那个不足三十米的小窑,短时间内根本做不出那么多杯子。他对那一千套酒杯势在必得,除了他拥有全陶镇最大最长的窑,每班能进十六窑车,一窑能烧好几百量外,他的大儿子可是既定的酒厂会计,有什么内幕,他肯定第一个知道。虽然他一向对何维义不感冒,可胜利者对失败者,甚至连参赛资格都没有的一方总是格外宽容怜悯,他好心地拿伞替何维义挡了挡雨,语重心长地说:“听叔一句劝,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快回去吧!”

何维义的身板一向壮得像头小老虎,可那次淋了点雨,素来生龙活虎的他突然发高烧,连续三天三十九度八不下,嘴唇烧得像老松树皮一样扎手。乔云烟跟何维仁什么办法都试过了,都还是没能让他吃下一粒米,喝下一滴水。

家中三个主要劳动力,一个成了病患,一个要照顾病患,墙角那个看起来跟屋里的陈设格格不入,绘着花开富贵绛红大牡丹,写着青花“常满”二字的斗彩米缸已经快见底了。事实上,自打刘小碗过世后,那个米缸就从没满过。何维义的药费已经用去了家里半个月的支出,要是再不想想办法,一家人就只能喝西北风了。

两家后院的桂花树下摆着一张老旧的朱红折叠圆木饭桌,十一岁的何维智正趴在那儿做作业,十二岁的乔云海在院里砍柴,唯独不见清秋。

“老三,云海,十五呢?”

何维仁问他俩。

云海摇了摇头,何维智却没半点儿回应。

何维智绝对是家里唯一一个喜欢读书,也是最认真读书的一个,有时候认真得过了头,只要他钻进书里,别说讲话,就是家里着火了他都未必留意得到。何维仁叹了一口气,走到桌旁,轻轻拍了拍他的背,他才抬起头来。

“十五去哪儿了?”

何维智很诚实地摇头说:“我不知道,我一直在做作业。”

何维仁跟云烟对望了一眼,各自匆忙转回自己的屋里找,但两个屋里每个角落都找遍了也没找到。

清秋是何维智的跟屁虫,只要他在,她一定在附近的,除非……除非出了什么事。那天,他们几乎把陶镇大大小小的街道跑了个遍,整个九山也翻了一圈,何维义知道后竟挣扎着起来了,不顾发烧,跳进九河里寻,直到筋疲力尽,再也游不动了才上岸,却依然连她的影子都没看到。

过了晌午,何维仁在门前抓挠着头发不停地来回打转;何维义有气无力地靠在桂花树上,远远地盯着波光潋滟的九河,神情呆滞;云烟坐在后院门槛上掉眼泪,何维智则紧张地坐在圆桌旁,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小拳头握得紧紧的,半句话不敢讲;唯有乔云海一副事不关己的外人模样,自顾自地还在砍柴。

忽然,一个小小的身影出现在石阶下的九河边,他们屏息静气,似乎眨个眼她就会消失在视线里。他们看着她一路小跑,看着她的身影在石阶下慢慢长高,慢慢变大。

“看!我有粉粉!我有粉粉!”

跑近了,她把一个搪瓷杯举过头顶,仿佛奥运冠军托举着无上荣耀的奖杯,满脸自豪。

“你跑……跑哪儿去……去啦?”

何维仁为人老实、认真、较劲儿、死脑筋,和年轻时候的刘大碗如出一辙,就连那三头牛拉不回的倔脾气都一个样儿,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刘大碗的儿子。何维仁一天到晚说不上几句话,一着急就结巴。

“我去买粉了。”

清秋回答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321】地址:xs321.net,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相关阅读More+

华娱之2000

河狸的米饭

换巢鸾凤

不止是颗菜

当维修工的日子

带刀

首席医官

银河九天

私藏玫瑰

芒厘

云鬓楚腰

白鹿谓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