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s321.net

丘山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说321xs321.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四章被用坏的工具

从西晋末年五胡入华,到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执政,已过去了一百多年。

这一百多年里,北方各民族之间一直处在相互征伐、仇杀的动乱之中。同时,北方各民族在相互征伐中也认识到,谁也不可能把谁亡族灭种,要想维护自己打下来的江山,必须注重吸收异族的先进成分,为我所用。

没有文化支撑的国家,再强盛也只是昙花一现。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执政的实践中,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深知,治理北魏不仅需要武功,而且需要文教,即通过宣扬礼、乐、法度来化民,方能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生产。

为推进汉化改革,429年,拓跋焘对政府机构进行了改组,正式恢复魏晋时代的中央行政制度,设置左右仆射、尚书等官职。

仆射(puye),仆是主管的意思,古代重武,主射者掌事,故诸官之长称仆射。魏晋以后,仆射相当于副相的地位,仅次于尚书令或录尚书事(国务院总理)。但实际上,仆射基本上就相当于首相。为何?

因尚书令或录尚书事地位太重,皇帝不喜欢大臣的权力过于集中,所以尚书令或录尚书事的位置一般都空着,仆射以副职身份主持工作,那就是实际上的首相了。仆射、尚书,是典型的汉族官职。

431年,拓跋焘在北方取得败柔然、降高车、灭胡夏等一系列的军事胜利后,又提出了“偃武修文”的方略。如何修文?

拓跋焘选择了在北方已失去魅力良久的汉家儒学。

拓跋焘尊崇孔子,提倡儒学,用儒家学说统治人民的思想,并大

量吸收汉族大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政,利用汉族知识分子的知识和经验治国安邦。这些知识分子主要有:范阳卢玄、渤海高允、赵郡李灵等。其中,有个汉族知识分子最被拓跋焘推崇,直至进位司徒,位列三公。

崔浩。

魏晋士族门阀制度形成以来,汉族出现众多豪门大家。两晋时,除王、庾、桓、谢四大高门外,还有扬州的陆、朱两大家。到南北朝时,则诞生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三大家。

西晋八王之乱之后,五胡入华的烽烟席卷中国北方大地,这时,北方的各大士族为了生存,分成了两派。

一派选择衣冠南渡,跟随司马睿南下,建立东晋王朝。代表家族有:琅玡王氏、陈郡谢氏、颍川庾氏等。

另一派则比较恋家,认为留在北方也能生存并继续富贵。代表家族有: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

崔浩,即是清河崔氏的代表,清河郡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人,七世祖崔林,曹魏时官拜司空,封安阳亭侯。

到崔浩曾祖崔悦这一辈,崔家开始为北方异族服务。崔悦是后赵石虎的司徒右长史。崔浩祖父崔潜,为后燕黄门侍郎。崔浩父崔宏,号称冀州神童,仕北魏,官至吏部尚书,赐爵白马公。

崔浩的父系牛,母系一点也不差,他母亲出身范阳卢氏。崔浩可以说是集齐了北方两大士族高门的精华于一身,可谓是天纵英才。

少年时,崔浩即博览经史子集,对天文、阴阳和诸子百家的著作,也颇有造诣。家庭背景好,还这么勤奋,还让普通人活不活?

家庭背景比不了,智商比不了,比颜值?对不起,崔浩的颜值也是一流,面相俊秀,身姿卓绝。

这样的人,只能用没治了来形容。崔浩也颇为自负--自比张良。

20岁时,崔浩就担任了魏道武帝拓跋珪的通直郎、著作郎,常伴道武帝左右,成了皇帝的私人秘书。

拓跋珪前期英明,晚年暴虐,身边人动辄被揍、被杀,可对20出头的崔浩,从未有过处罚。拓跋珪被儿子拓跋绍宰了后,409年,明元帝拓跋嗣即位。前任领导的秘书,后任还用不用?

用,不但用,还更重用。因为,崔浩的另一门技能,令拓跋嗣极为欣赏。

某日,后宫出现了一只兔子,拓跋嗣问崔浩这是什么预兆。熟读《易经》的崔浩掐指一算:隔壁国家要给陛下送美女来了。

没多久,后秦皇帝姚兴,送了几个美女给拓跋嗣。

拓跋嗣彻底拜服。业务能力决定地位,拓跋嗣拜崔浩为博士祭酒,赐爵武城子,崔浩得以常为拓跋嗣讲授经书、解阴阳。

崔浩只懂秘书工作?

东晋刘裕代表伐后秦,向北魏借道,几乎所有人反对。崔浩独自支持:现我们北有柔然威胁,若南下防守刘裕,北边柔然就趁势打过来。倒不如放刘裕进来,再把他后路堵住,这样即可削弱后秦,又可打击刘裕。

拓跋嗣采取了少数服从多数的意见,拒绝借道,又派大军到黄河边上监视刘裕。结果,刘裕的“却月阵”大显神威,把北魏骑兵打的抱头鼠窜。

刘裕去世后,拓跋嗣觉得机会来了,计划趁势南下,夺取洛阳、虎牢、滑台等重镇。崔浩的意见?坚决反对。

拓跋嗣:当年姚兴死了,刘裕趁机北伐灭了后秦。现在刘裕死了,趁机灭南朝宋不正好是顺茬吗?

崔浩:姚兴死,二子争权夺利,产生内乱让刘裕钻了空子。现刘裕死,皇位更替产生内乱了吗?

用反问的语气,促使拓跋嗣三思。拓跋嗣还是坚持南征。崔浩退而求其次:既然非要南征,那就先一路杀到淮河,把淮河以北的地盘先拿下来,稳定一下,再慢慢夺取滑台、虎牢这些城池,刘宋自然无法救援。

拓跋嗣固执打滑台,结果受挫,损失惨重。

犟种拓跋嗣这才意识到:真理,有时真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崔浩,就是这关键少数。

拓跋嗣刚悟到这个道理,却去世了。崔浩连续赢得北魏两届皇帝的信任,在接下来的新皇帝手下,崔浩又当如何?

接下来,崔浩在他陪的第三任皇帝手下,达到了人生巅峰。

新皇叫拓跋焘,北魏太武帝。

崔浩历仕北魏三朝,多谋善断,助北魏灭关中赫连氏大夏、北驱漠北柔然,屡建功勋,为北魏统一中国北方起了重要作用。

拓跋焘曾指着崔浩,对新归降的高车酋长们炫耀:你们别看此人一介文弱书生,但他胸中所怀,却远胜数万甲兵。

拓跋焘还曾召集众大臣训话:日后凡属军国大计,你们不能决定的,都应先征询崔浩的意见,然后再可实施。

拓跋焘有时到崔浩家中找他商议事,吃饭时就在崔家吃家常菜,君臣关系极其融洽。

崔浩情商很高,作为一个汉人服务于鲜卑北魏,很注重维护鲜卑人的主导地位。

某次,有个叫冯汉疆的人去世了,其家属请崔浩写墓志铭。崔浩一听死者的名字,立即警觉起来。

“疆”为“强”的古写,“汉疆”连在一起,便成了“汉人强大”的意思,这自然容易引起北魏统治者鲜卑贵族的忌讳。

等墓志铭完成后,人们发现,死者的名字变成了“冯代疆”。崔浩把“汉”字改成了“代”字。这一改,令人拍案叫绝。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寐姝色》《宇智波带子拒绝修罗场》《庆余年:范府大宗师》《攻略男配的正确方法》《普罗之主》《在反派出生前(快穿)》《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北宋穿越指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相关阅读More+

战国:开局一块地

衣见

秦吏

七月新番

大明流匪

脚踝骨折

快穿之病弱白莲洗白记

陆灵均

抗日之军武系统

最爱吃肉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