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s321.net

总攻之前,我坐在指挥部里,腿上缠着绷带,仔细回忆和比较二战著名的坦克大会战,想启发自己。唉,经验主义虽然固执得可爱,但是没有任何经验的我就是个小白鼠,坦克战的白痴。

现在,我在指挥部里踱来踱去,蜡烛昏暗了我昏暗的脸。

一将无能,累死千军。

虽然他们不是我的同胞,但是为了自己的祖国,人家把身家性命都无条件交给了我,我怎敢不呕心沥血?正所谓:殚精竭虑,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嗟乎!兴,参谋苦;衰,顾问难!

云特兰的老百姓只知道有个C国人用兵如鬼,却不知道哥们那几周死了多少军事细胞哦。

哥们最佩服隆美尔这个“无补给、无后援、无弹药”的三无将领,在北非战场创造的奇迹。

这么算吧,就拿以少胜多的一比四说事儿。

一个班10人守碉堡,一个排40人可能攻不下来。

1000个人守一百个碉堡,4000个人分分钟全搞掂。因为局部优势还是一比四吗?一个人敢和4个人打,因为最大比例也就一比四,100个人跟400个人打就是SB了。

因为拖住以后,局部的最大比例就可能达到301:1。那么,一千对四千呢?局部比例可能高达3001:1!一个个啃,你就知道什么叫死得快了!

我在指挥部里让参谋为我放起了坦克大战的纪录片,一边看,一边琢磨。

一个声音浑厚的前苏联军人在电影胶卷里为我介绍,带着厚重的历史尘埃。

战史一:阿拉曼战役。这次坦克大战的结果被后人称作“彻底击败了德国坦克”。

先让我们来看看当时双方的战力对比:英军20万人,坦克总共有1440辆,后方还有约1000辆后备坦克,作战飞机1500架。

德意联军10万人,其中德军兵力约4万人。仅有540辆坦克,德军坦克为260辆,作战飞机德意联军为350架。

每一位军事指挥官在面对一个新的战场环境时都会潜心思考战略战术的运用,但隆美尔走到了极端,他更喜欢至高无上地排除掉客观环境对主观作战意图的影响和干扰。

隆美尔曾经在他写的书中提出了进攻!进攻!再进攻!的作战原则。北非沙漠上的坦克大战就在隆美尔这种狂热的作战思路下展开了。

当时,他的非洲军只有第5轻型装甲师抵达前线,另一个师第15装甲师按计划要到5月底才能到齐。但第一次得到一个重要作战方向指挥权的隆美尔早已急不可耐。

为了不让英军摸清虚实,他命令部下用木头和纸板做了几百辆逼真的假坦克,把沃尔克式卡车也装饰成铁甲金刚,卡车和摩托车在其间绕来绕去,卷起漫天尘埃。

以此为遮掩,隆美尔亲自率领坦克部队向英军冲去。猝不及防的英军来不及组织防线便仓促撤退,把胜利果实留给了隆美尔。

这次战斗完美实践了隆美尔右肘弯攻击的战术方法,即以少部兵力牵制当面之敌,以主要力量迂回至敌纵深,回击或包围,巨大地震骇敌军斗志,继而围歼敌军。

而这种精确机械化的完美转移到战术的组织运用上,在客观上成就了他既狂飙突进又狡诈凶狠的作战方法。

1941年3月24日,隆美尔发起大举进攻。

一周后,攻克了利比亚重要港口卜雷加,4月4日,占领昔兰尼加首府班加西;随后,德意联军分四路迂回包抄了利比亚东部的梅基利要塞。

英军破译了德军统帅部发给隆美尔要他停止进攻的电报。但隆美尔的抗命愚弄了他的对手。

3天之后,隆美尔的部队突然出现在梅基利要塞周围,惊魂未定的英军猝不及防,遭到全歼。英军苦苦打了两个月的战果在两个星期内就丧失殆尽。

但是,在北非最好的港口图卜鲁格城下,隆美尔的攻势停止了。战神也是要吃粮的。

在日记中,隆美尔懊恼地写道:战争的结果是由军需官决定的。

万般无奈之中,隆美尔电告柏林请求增援。

增援来了。

经过反复激战,6月21日,图卜鲁格的英军指挥官克洛普中将被迫率3万余名守军投降。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都市相关阅读More+

小乖张

八月糯米糍

辞金枝

冬天的柳叶

神话版三国免费阅读

坟土荒草

幸福人生

夫子

豪门未婚夫有了读心术

秦皇

似锦

冬天的柳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