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321】地址:xs321.net
朱由栩扶起卜石兔,让他给老阿桑准备辆暖车。并派三百人跟随建立营地,往来传信。将驻留归义城中的红教佛徒招来,宁布手书一封,打发其前往白城,交于现任蒙古国师阿拉辛沙大喇嘛。
两天后,朱由栩等人来到败落的,曾经是关外最大榷场天宁集。持续不断的各部混斗,马匪抢夺,这里原有置业的商户早就跑个干净。
只有转场的牧民,流民,黑户,各路流窜的马帮匪盗混聚在此。又处于漠西·漠南·大明三界汇聚点,加之漠北寒风直下毫无阻挡。因此这里向北一百里外就成了灰土褐石,草木难存。
历来东西行军,要么靠近边墙,要么就走天宁集的驰道。若要从北方寻路西进,要绕过近千里砂石戈壁和四百里沙地。这里是整个漠南最为缺水的地方,游牧和行军都是沿河流而行,因此天宁集便成了咽喉之地。
偏偏天宁集土城南北两侧有河流经过,由天宁集西到卓子集之间的五条支流汇聚而成。,河水夏季清丽,春秋冬变褐色,味微苦,两岸成碱滩。牛羊不得近,只靠土城中的三口水井临时应急,这也是为什么兵马不可久留的原因。
这种地貌环境,却正是隆兴急需占据的宝地。不是因他军事咽喉重地所在,而是这里无与伦比的石墨资源。有了它,不仅能造出更大的坩埚,炼出更高水准的精钢。而且有了十里乡的强卤,分离出普通的强酸。
再配以石墨和铅炼制的极板,铅酸电池和干电池都不远了,更何况这里的煤·铁·石英·石灰岩·火山石,花岗岩·龙绿岩·玄武岩····储量惊人易于开采。远处的火山口,如远古荒漠上的沧桑巨兽,俯卧守护在这片荒芜的原野,成千上万年,忠实的等候主人的归来····
朱由栩众人来到后,将土城之内的所有人都集中在一起。转场滞留的牧民,被劫掠而来的汉奴,女人孩子重新分配了砖瓦房。共编了九十一户,余下的两千四百人,分成二十个小队。烧水和泥,拆房取砖。
不管是什么刀客,绺子,沙漠狼,马匪,在皮鞭下都变成了劳动模范。扔了多年的木工,泥瓦工,架子工的手艺,此刻都回到身上。使这天宁集新建的圆形坞堡,每天肉眼可见的速度在长高。
坞堡直径一百五十步,内径一百步。一丈二的高度上才开始修建小圆顶窗户,整个高度两丈。一层窗户向内,外墙厚三尺。二层窗户两边开,外墙也是厚三尺。由于是内拱顶型,使一二层之间的厚度达到了两尺。在二层和屋顶可骑马狂奔,架设大炮。
砖石不停地从城内各处拆下运来,整条东西大街有砖垒石碳火灶近百个。火头工们轮班烧水熬汤蒸包子,坞堡工地内烤火砖炉五十个。火苗窜起近五尺,整个天宁集都热乎乎的。黑煤烟凝聚上空,如地狱恶魔兵团出世。
九十一户贱民过上了天堂日子,听到哨响,娃子们拿着桶·篓相互招呼着跑到街上。大些的孩子两人抬着盛满肉汤的木桶,小点的孩子抬着满满馕饼包子的盖篓而回。小脸蛋透着喜悦,欢笑声溢满街巷。
屋内的妇女们正将归化城送来的上万件羊毛皮子,裁剪缝制。那王爷说每人两件皮袄,不能冻坏一人,真是穷苦人的好王爷。就是一脸的金环,让人看着发瘆,长的模样是真好。
西北三十里的石炭(煤)窑,被格萨尔王用天雷炸了个近百步的大坑。无需去挖,只用铁锹装车。这两天又加了一百辆运送马车,沿途筑满厚三尺高五尺的雪墙。挡住了北风,肚子里有肉,驮马驭手两个时辰一班,也是彻夜不停。
二十天后,在腊八节这天,坞堡最后一处拱顶接齐。当热腾腾的灰浆灌满缝隙后,这些奋战近一个月的土匪,流民,扒手,人牙子,逃犯们像完成了一场神圣的朝拜。跪伏于地,嚎啕大哭。随着王林高喊“点火”,五十个火墙壁炉在如隧道般的坞堡内点燃。
用石墨粉和黏土调制的原始耐火砖,砌成的壁炉和炉底。不惧石炭的焚烧,一锹锹的石炭块填进炉内,仅过了半个时辰,堡内就已不觉寒气。明天热气穿透屋顶,就可以进行屋顶铺设瓦面。堡内众人哭完又相互拥抱跳跃,在各自工头含泪呵斥中,开始镶嵌窗户,灰浆泌缝。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启之风云行1》转载请注明来源:小说321xs321.net,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