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s321.net

魏国史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说321xs321.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战国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

夏纪

[一]《汲冢书》:禹都阳城。《续汉书·郡国志》二注

臣瓒曰:……《汲郡古文》亦云居之,不居阳翟也。《汉书·地理志》注

《汲冢古文》并云:‘禹都阳城。’《礼记·缁衣》正义

案:《汉书·地理志》注:‘臣瓒曰:《世本》禹都阳城,《汲郡古文》亦云居之,不居阳翟也。’《礼记》正义所引,本作‘咸阳’,阮元校勘记引齐召南说‘“咸阳”当作“阳城”’,据改。《存真》作‘禹都阳城’。《辑校》作‘居阳城’。《订补》云:‘朱本正文作“禹都阳城”。误引《世本》文,王氏改之,是。’《辑校》、《订补》似仅据《汉书》注,《续汉书》注所引明作‘禹都阳城’。至臣瓒所云‘《汲郡古文》亦云居之’,即承所引《世本》之‘禹都阳城’而来,是《纪年》、《世本》之文本同,《礼记》正义谓‘《世本》及《汲冢古文》并云“禹都阳城”’,可证。《存真》本不误,《辑校》、《订补》似以不误为误。《礼记·缁衣》正义所引,《存真》、《辑校》、《订补》皆失收。又《订补》所引《路史·后纪》卷一二注,见本书附录。

[二]《纪年》曰:禹立四十五年。《太平御览》卷八二皇王部

[三](《纪年》):益干启位,启杀之。《晋书·束皙传》

《汲冢书》云:……益为启所诛。《史通·疑古》

(《竹书纪年》):后启杀益。《史通·杂说上》

案:《存真》、《辑校》作‘益干启位,启杀之’。《辑校》云:‘《史通》《疑古篇》、《杂说篇》两引“益为后启所诛”。’所引与《史通》原文不合。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潘寿言禹情’注:‘言禹传位于益,终令启取之。’《战国策·燕策一》:‘禹授益,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史记·燕召公世家》略同)《楚辞·天问》:‘启代益作后。’王夫之《楚辞通释》卷三云:‘《竹书纪年》载益代禹立,拘启禁之,启反起杀益以承禹祀。盖列国之史,异说如此。’《汉书·律历志》:‘张寿王言,化益为天子代禹。’皆与《纪年》略同,而传统之说则与此异。《孟子·万章上》:‘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史记·夏本纪》略同)后世多宗此说,而以《纪年》等书为‘妄’。实际益、启之间争夺王位,乃原始社会转变为阶级社会之反映。

[四]《竹书》曰:夏后开舞九招也。《山海经·大荒西经》注

案:《存真》、《辑校》作‘九年,舞九韶’。所据为《路史·后纪》卷一三注,见本书附录。‘夏后开’即夏后启,汉景帝名启,避‘启’字讳,汉人因改‘启’为‘开’。吴大澄《韶字说》云:‘古文召、绍、韶、招、□、昭为一字。’(《字说》,据《说文解字诂林》补遗卷三上)是‘九招’即‘九韶’。《帝王世纪》:‘启升后十年,舞九韶。’(《太平御览》卷八二引)《山海经·大荒西经》:‘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又《海外西经》:‘夏后启于此舞九代。’《楚辞·离骚》:‘启九辩与九歌兮,(夏)[下]康娱以自纵。’又《天问》:‘启棘宾(商)[帝],九辩九歌。’‘九招’、‘九韶’、‘九歌’、‘九辩’,当为一事。

[五]启征西河。《纪年》云。《北堂书钞》卷一三帝王部

案:《存真》、《辑校》作‘二十五年,征西河’。所据为《路史·后纪》卷一三注,见本书附录。

《帝王世纪》︰‘(启)三十五年,征河西。’(《御览》卷八二引,‘河西’当即‘西河’。)启征西河必有史实。今本《纪年》:‘(帝启)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彭伯寿帅师征西河,武观来归。’其说当出于《逸周书·尝麦》:‘其在启之五子,忘伯禹之命,假国无正,用胥兴作乱,遂凶厥国,皇天哀禹,赐以彭寿,思正夏略。’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云:‘五子,五观也,亦曰武观,启子。’《吕氏春秋·音初》:‘殷整甲徙宅西河。’古本《纪年》:‘河亶甲整即位,自嚣迁于相。’(见后)是西河即相,今之河南安阳,与观地(观在卫)相近。所谓‘启征西河’,疑即指启诛五观。

[六]《竹书》云:即位三十九年亡,年七十八。《真诰》卷一五注

案:《存真》作‘二十九年【陟】,年九十八’,所据为《路史·后纪》卷一三注。《辑校》从《真诰》注。《真诰》云:‘夏启为东明公,领斗君师。’注:‘禹之子也,姓姒。’下即引《竹书》云云。《存真》、《辑校》所引《路史·后纪》卷一三注,见本书附录。

《辑校》云:‘《太平御览》八十二引《帝王世纪》:“启升后十年,舞九韶。三十五年征河西。”而《通鉴外纪》:“皇甫谧曰:启在位十年。”则《世纪》不得有三十五年之文,疑本《纪年》而误题《世纪》也。此与《真诰》所引“启三十九年亡”符同。《路史》注既引《纪年》“启在位二十九年”,故“征西河”亦云“在二十五年”矣,未知孰是?’

[七]薛瓒《汉书集注》云:(《汲郡古文》)又云:太康居斟寻。《水经·巨洋水注》

臣瓒曰:……《汲郡古文》云:太康居峕寻。《汉书·地理志》注

臣瓒云:……《汲冢古文》云:太康居斟寻。《史记·夏本纪》正义

《汲冢古文》云:太康居斟寻。《史记·周本纪》正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相关阅读More+

怀娇

白糖三两

入骨温柔

倪多喜

华娱之2000

河狸的米饭

九零年代之我的老公是矿业大亨

骨色弯刀

神农道君

神威校尉

怎敌她软玉温香

鱼山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