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竹弋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说321xs321.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四十一回血濡寒甲驱策命帷幄易画筹难成
卢象升抬眼一看,原来是司礼太监高起潜和内阁大学士杨嗣昌二人。崇祯见二人来到,就对卢象升解释说是自己特意叫二人来和卢象升一起商议军情的。二人进了屋,向崇祯行礼已毕,杨嗣昌转脸对卢象升说道:“闻得卢大人家父不幸驾鹤而归,杨某深感痛心。只是现在京师危急,卢大人忠勇过人,卫护京师这幅重担也只有你才能挑得起啊。”说到这里,又转脸对崇祯说道:“皇上,卢大人国之重臣,可否暂且‘夺情’?使卢大人为国效忠呢?”杨嗣昌说的夺情,就是如果官员的父母去世,而国家特别需要这位官员在职,就由皇上出面,挽留这位官员不辞职守孝而继续留任工作,谓之夺情。
“嗯,杨大人之言,甚是有理。”高起潜插话道。“皇上,”卢象升闻言,急忙打断高起潜的话说:“但不知皇上这次还调了那些大人领兵卫护京师?”“哦,现在赶来京师附近的有祖大寿和山东的刘泽清二位总兵,陕西孙传庭的兵马已经去宣了。”崇祯答道。“皇上,这三位大人都是勇略过人,久经重任,皇上在这三位大人中任选一个都足以督师解京师之围。还有朝中诸位大人,皆可当此重任。请皇上恩许卢象升辞官回家尽孝吧。”卢象升说罢,哽咽流涕,叩头不止。崇祯急忙让太监搀起卢象升,还没有说话,杨嗣昌开口言道:“卢大人,实不相瞒,这三位大人职位相当,所以不好取舍。而卢大人智勇双全,名扬天下,官位战功皆在三人之上。皇上让你担此重任,也是为了好统一指挥诸军,不使众人有意气之争。至于朝中百官,真正能统兵的也不多。卢大人,大敌当前,就请卢大人节哀顺便,为国分忧吧。”
“是啊卢大人,皇上如此倚重你,你要是再推辞,就是不顾臣子之分了。”高起潜说道。
卢象升听了二人的话,心里迷惑不解。盖因卢象升早知道二人力主和议,也知道皇上和满清暗中接洽和谈之事(司马钰回来后将商利来之语告诉了他)。现在二人坚决让自己“夺情”任职,一时之间猜不透他们的用意。他却不知道,杨嗣昌这样做,实是有自己的打算。原来杨嗣昌之母近日也是病重,眼见得来日无多。杨嗣昌知道自己在朝中树敌颇多,现在有崇祯宠信罩着,一旦自己母死丁忧(辞官守制),保不准自己的政敌会交章弹劾,崇祯若立场改变,自己恐怕会凶多吉少。所以现在他极力要卢象升“夺情”赴任,也是为自己留一招后棋,打算到时候自己母亲万一不测之后让崇祯依卢象升之例“夺情”复用。只要自己还在这个位子上,别人就不能轻易撼动他,也不会给政敌以可乘之机。
崇祯待杨嗣昌说完,开口言道:“卢大人,朝中也实在是找不出可以带兵的人了。因此只好借重你了。待京师之围解后,朕定准你回家尽孝。卢象升听旨;从今日起,卢象升‘夺情”起用,总督天下兵马,抗御清军。”
卢象升见崇祯如此说,不好再固执己见,只好叩头谢恩。待卢象升起来后,崇祯赐坐给三人,君臣四人商量退敌之策。杨嗣昌简单说了现在京师的情况。待杨嗣昌说过,崇祯问卢象升可有对策。卢象升听了,开口答道:“皇上现在召集我等三人,不知道是以和为主,还是以战为主?若以和为主,就请和杨、高二位大人商议;现在皇上既然任命我总督天下兵马抗清,卢象升荷此重任,只知道坚决主战!”
杨嗣昌一听,气的脸都白了,心中大恼。崇祯听了,心里暗暗不爽,脸上却没有表露出来,连忙接口说道:“卢大人误会了。我召集你们来,就是要商量出一个万全的意见来。不知道卢大人这次援京,带来了多少兵马?”卢象升答道:“臣此次来的匆忙,只带来了代州的三千兵卒,加上其余调遣的援军,大约有二万之众,这两天就会聚齐。”“哦,那祖大寿和刘泽清也只是各带了万余人马,孙传庭也不足两万,你们的加在一起,也只是有六万左右。满清兵卒勇悍,先赶来的李天成总兵全军覆没,欧阳莽、刘力二位将军殉职。京中虽有兵卒二十万,但守护京城仍显不足,不能再拨给你们。你们这六万人马如何抵挡得了满清的十四万大军啊?”崇祯听了卢象升的回答叹道。崇祯却不知道,那孙传庭在陕西虽然接到宣旨,却还来不了呢,因为李自成正在和他闹腾呢。
卢象升闻言答道:“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只要皇上决心已定,二十万大军守护京师足足有余。北京城坚墙固,满清没有大炮和攻城利械,肯定攻不下京师。满清这次出兵十四万,一定是满清的主力。只要满清志在京师,我们利用京师吸引住清军,把握这个机会,还可以趁机将满清主力一举消灭,永绝后患!”“哼,傻子也能看出来,满清出兵围困京师,不是为了京师是为了什么?”杨嗣昌没好气的说。“哦?”崇祯一听,顿时两眼放光,望着卢象升急切的问道:“你且说说有何计策,能将满清这次一网打尽?”
卢象升开口言道:“臣有上中下三策。上策是请皇上先选一名得力上将,严守蓟辽防线。然后以京师为诱饵,让满清攻弃不得,调集各省援军,趁机将满清主力一举歼灭之。中策是以京师为依托,调集各路勤王兵马,在此地与满清先打消耗战,待满清粮草不敷,锐气已尽,然后寻机攻之,则京师之围可解,满清自然退走。下策则是以京师外围现有兵力和京师守军成掎角之势,坚守不战,同时命令各地守将严守各处关隘,坚壁清野。久之清军无所得,或可退兵。但此策何时退兵,则完全在清军掌握之中。”
杨嗣昌一听,也不禁暗暗佩服卢象升,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出这上中下三策,实是不可得的将才。只可惜不是自己这派的人。
崇祯听了,沉思良久方才说道:“上策大好。只是以我朝现在情况,调集全国军力围歼满清主力,难度较大,也无必胜把握。下策太缓,满清若久不退兵奈何?中策先将京师之围解了,然后视情况再做进退。这样甚好,就按你的中策来实施吧。杨嗣昌,你总督京师防务,卢象升,你总督天下勤王兵马,高起潜,你为总监军,督察各路军马。待满清退兵后,再论功行赏。”
卢象升听了,心中暗暗奇怪崇祯为何用高起潜为监军。虽然心有不满,但在这儿也不好再说什么。明朝惯例,皇帝常派太监做监军,监视统兵大将,以防大将生有二心。你想卢象升总督天下兵马,崇祯虽然对卢象升比较欣赏有加,但也不敢对卢象升完全放手,这监军是非派不可。只是派这高起潜为监军,却还有崇祯的小算盘在里面。原来崇祯虽知道卢象升勇武,但对区区五六万之众能否挡得住近三倍的满清虎狼之军心中实是放心不下。他这样做,也是个两面光的想法。就是一旦卢象升战事失利,就可以让高起潜立即以和谈为名,阻止清军继续进兵。多尔衮在通州会师,十余日不大举进攻,就有崇祯和高起潜、杨嗣昌暗中派兵部尚书陈新甲接触和谈的原因。当然,崇祯也有利用和谈拖延清军,以待援军到来的意思。实在说,崇祯对待和战,自己也很矛盾,打吧是打不过,和吧是天下反对,自己也不甘心。他也是两难呢。崇祯要高起潜做监军的这个主意打的虽好,可是事情的发展又岂能按照他的愿望实现呢?
卢象升向崇祯告辞,崇祯手抚着卢象升的后背谆谆说道:“象声,我把天下的安危都托付给你了,但愿你和中原剿乱一样,莫负朕和天下的期望啊。”卢象升听了,急忙叩头答道:“臣得皇上信托,敢不以死来报皇上知遇之恩?!臣定殚心竭力,以解京师之围。”
卢象升回到涿州,次日所调诸军皆已来到。加上涿州雷太生的兵卒,共有二万五千人马,司马钰、崔涛、赫雄、付奇、洪志行、洪志飞、关凤磊、钟泰、尉迟通、杨陆凯、卫圳、方坤、雷太生和周光十四员将领,杨德先仍为书记。那司马钰见清军来攻,又听得朝廷宣卢象升进京,就在此等候。卢象升临走时令李崇进和齐泰二人暂全摄宣大防务,因此没有宣调。周光是代州守将,这次随卢象升一起前来勤王。那关凤磊辞职到湖广找罗汝才报了仇,后来复投到卢象升帐下。贺兰云和洪志新驻守在大名府,卢象升暂且还没有宣调二人。
高起潜带了三千人马也赶到涿州。这三千人马竟然是皇家精锐的神机营,由副统领夏吉领队;由此可见崇祯对卢象升的支持。卢象升将高起潜迎入帅帐,和他商量进军事宜。高起潜言军事上他不懂,让卢象升自己做主。卢象升不再谦让,传令击鼓升帐。首先派人通知祖大寿和刘泽清二位总兵,率领本部兵向自己靠拢,集中明军兵力。然后又遣人去大名府调派贺兰云来此。这三支令派下去后,卢象升言侦骑昨日探得有部分清军渡过永定河,四处抢掠。问那位将军愿立头功,截杀抢掠清军,挫敌锐气。话犹未了,周光抢身而出,愿打头阵。原来周光初入卢象升帐下,立功心切,所以抢先出列,要占头彩。卢象升见他出列,言道:“清军步卒勇悍,比不得山贼流民,周将军未和清军交过手——”“大人,”周光打断卢象升的话说,“末将虽未和清军交过手,但是所率之兵亦是虎狼之旅,末将愿立军令状,此去定斩将夺旗,挫敌锋芒。”卢象升见此,只好说:“既然如此,那就请周将军率本部兵三千前去,切不可轻敌。若遇清军,交战前先报与后军,以便随时接应。”周光应诺接令去了。卢象升又取一支令来,让洪志飞和钟泰二人率三千轻骑,做第二队出发;接着令雷太生带领赫雄、崔涛、关凤磊三将,领五千步卒为第三队。这三支兵派下去后,卢象升留杨陆凯和涿州知府率三千兵守涿州,自己带着余下的一万余兵马也渡过拒马河,向北进军。那高起潜卢象升本来让他在涿州城内屯驻的,高起潜嫌涿州兵少,不如和卢象升在一起保险,就随卢象升大军之后,也向北行。卢象升也只得随他。
其时北京周围,尽是明军和清军的小股侦骑,双方遇到,时不时爆发小的战斗。周光第一天行军,只是遇到几小股清军侦骑,到了第二天,近午时分,在小柴村外便遇到约两千清军步兵。周光一见,当即挥军迎上,截住厮杀。双方战了半个时辰,那清军果然勇悍,虽然人少,周光的明军却占不了多少人多的便宜。周光心中暗暗吃惊。过了午时,一股约两千人的清军路过,见双方厮杀,也投入战斗。这一下,周光的代州兵就吃不消了,本来就没有见过这么玩命的士兵,现在又加入一些生力军,战不多久,就支持不住,一些明军开始后转开跑。其他士卒一见,也纷纷后退。周光喝止不住,只好且战且走。两股清军在后紧追不舍,直撵出二十里外。正跑之间,洪志飞和钟泰率三千轻骑赶到,见周光兵败,赶紧截住追兵。这些清军虽然勇猛,却是步卒,遇到洪志飞率领的这些惯战轻骑,初始还死战不退,后来两个领兵官相继被杀,余众才溃散而逃。洪、钟二人率兵复追了三十余里,直到遇到另一股清军,才约束军马不再追击,徐徐退去。那清军见是马军,也没有迎战,收拢了残兵,也自退了。
周光折了近两千人马,回营见了卢象升,自缚请罪。卢象升知道了周光兵败情由,又得洪、钟二人转败为胜,就训诫了周光一顿,将之由参将贬为游击,命其戴罪立功。周光谢过,满面羞愧,退入列中。卢象升处理过周光之事,对众人言道:“据侦骑回报,在永定河西清军约有万余人众。现屯驻在小李岗一带。我意欲明日将这万余清军全歼于河西,可一挫清军锐气。但河上之永济桥却是一紧要之处,既要防止河东清军来援,亦要防止溃退清军经此逃走。不知哪位将军愿据守此处,当此重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桃花山刘家修仙传》《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穿越之两世》《赤心巡天》《我在漫威当魔王》《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好莱坞的亿万富豪》《动物世界四处流传我的传说[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