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胡不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说321xs321.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扶柳再睁开眼时,入眼正是那间破庙,她素衣广袖的靠在廊柱上,气定神闲的看着宣王正在吩咐侍卫准备趁夜突围。扶柳深深吸了一口气,男子的汗味、血凝的腥味、酒肉的膻味混在一起,臭气熏天令人作呕,却正是活着的味道,人间的气息。扶柳微微活动了一下胳膊,浑身上下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力量游走于周身,她知道那是妇好赋予她的,她不再只是女官辛扶柳,她是那个在千军万马中运筹帷幄、百战不殆、令人闻风而逃的女将妇好。扶柳环视了一下周遭的环境,武器随手可触,宣王知道她是朵手无缚鸡之力的娇贵牡丹,就算拿起武器也毫无杀伤力,并不防备她。只是此时她若以一敌百,胜算不太大,她不能浪费了重生的机会。她要惜命,绝不可以命相搏。扶柳闭上眼睛,宣王对她的不设防,是她翻盘的好机会,定要用好了,万不可浪费。她仔细回顾了一遍中剑前的细节,颜绍谨的伏击十分完美,若不是宣王抱着鱼死网破的决绝,她不会死的。这次她有了防备,知道宣王何时会发难,要躲过一劫并不难。只是,那样的结果却不是妇好的想要的结果。她张扬,她狂傲,要赢就赢得轰轰烈烈、名扬四方。吐蕃人崇武,虽然松赞干布仰慕大唐的文明,但如若只一味的以礼相待,怕是很难让人做到敬畏,做到真心信服。李雪雁需要在入吐蕃之前来一场漂亮的胜利,这个胜利并不需要两军交战,以兵家争一长短,毕竟大唐刚刚胜过吐蕃,其强大的军事实力有目共睹。她们需要的是以柔克刚,用不可能的胜利征服这些男子对中原女子的偏见。她们要让整个西域,尤其是吐蕃王庭知道,她们虽是带着两邦交好的夙愿而来,可她们既有随时掀桌子的底气,也有不掀桌子的涵养。一句话,真要想打什么歪主意,先得掂量掂量这代价是否承受得起。
扶柳心里暗自计算着,宣王要造反,单靠杀了可汗,并不足以自立为王,要想取而代之,那必然要得到盟友的支持,所以城外肯定还有宣王的援兵,也因此宣王丝毫不见兵败的颓势,依旧雄心勃勃,气定神闲。援兵是谁,不太好猜。她和李雪雁都曾猜想过会是西域雄狮吐蕃,可现在看来不太像,至少松赞干布和噶尔东赞不会这么蠢,本就因败于大唐才来求亲,如今又在和亲之路上搞这一出来激怒大唐,他能有什么好处呢?也有可能是泥婆罗见自己的尺尊公主本就步履维艰,今后会被即将封为王后的文成公主彻底踩在脚下,从而失去了对吐蕃的影响力而兵行险招。可也说不准是吐蕃王庭的其他势力欲借此铲除了松赞干布和噶尔东赞,吐蕃王室中还有许多世袭贵族和权臣,或因军功,或因联姻享有许多特权和荣誉,与中原的百年世家豪族门阀相仿。但是因为松赞干布改变了旧有格局,划分了“五茹”和六十一“桂东岱”分割了这些世袭贵族的利益和权利,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因此他们极有可能破坏和亲,辅助宣王在吐谷浑挑拨大唐和吐蕃的关系。当然也有可能是党项作祟,党项的部酋长拓跋赤辞,也在之前西域鏖战中败北与唐,不得不归附大唐。圣上就其地而分设懿、嵯、麟、可等32州,任命拓跋赤辞为西戎州都督,受松州都督府节制,并赐姓李氏,封为平西公。于党项来说这兵败后不得不接受的安抚一直来被视为羞辱,眼下的安分也许根本是卧薪尝胆的隐忍,听闻平西公因接受了大唐的官职而众叛亲离,在王庭中颇受争议,若有机会背后捅上大唐一刀,平西公当真会无动于衷吗?
千头万绪想的扶柳有些头疼,她低下头重新捋了捋思路。那时宣王死后,整个王城并未出现大的波澜,说明这些援兵本就是可战可不战,颇有些城外看大戏的心态。只要宣王出不了城,那么就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战祸和死伤。只是宣王要是悄么声的死在城里,也谈不上威吓震慑的作用。所以宣王不能活着出城,也不能死在城里,他必须轰轰烈烈的以死抵罪,用他的惨败给文成公主增添一抹不一样的色彩。最好要在众人的瞩目中,尤其是不知道来自何方的援军关注下,干净漂亮的死于文成公主之手,让人再也不敢动大唐和亲公主的主意。
李雪雁就在城外关注着城内的一举一动,她此时应该已经知道杜凤举率军而来,宣王已败。天亮时她肯定会进城,因为送嫁的仆从,还有大唐带来的经书,丝绸、佛像种种嫁妆还在城内。她需要把宣王全须全尾的引到城墙上,绕过颜绍谨的埋伏,以清晨的风雪造势,将李雪雁推上传奇的神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