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说321xs321.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夏完淳
夏完淳(1631~1647),南明抗清将领、诗人。原名复,字存古,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十四岁从父夏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允彝兵败自杀后,又与陈子龙等倡义,受鲁王封为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易败,他仍为抗清而奔走。被捕后不屈被杀。所作诗赋(fu),抒发政治抱负,反映其斗争经历,悲歌慷慨,有《南冠草》、《续幸存录》。
慷慨就义为国捐躯(qu)
夏完淳(chun)出生在松江府华亭县,从小聪明过人,不但饱读经书、擅(shan)长诗文,而且从十几岁便开始关心时局变化,很有政治见解。
夏完淳的父亲夏允彝(yi),是江南久负盛名的文人,他经常以爱国、忧民思想教诲(hui)儿子。
1645年,清军渡河,到处烧杀抢掠,奸淫(yin)妇女,无恶不作。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愤慨(kai),纷纷起来进行反抗。夏氏父子商定,先动员吴淞总兵吴志葵联合各地抗清义军,乘敌军立足未稳,迅速出击,夺回苏州,再取南京。夏完淳为了国家大计,告别新婚的妻子,跟随父亲投入到抗清第一线中。
不料吴志葵竟是个无勇无谋的饭桶。副总兵率300人攻击苏州城门时,吴志葵竞犹豫再三,不发救兵。结果,300名敢死队员全部牺牲。在清军的连续打击下,吴志葵连连败退,最后兵败身亡。夏氏父子冒死突围,幸免于难。不久,夏父自尽。
夏完淳这时非常悲痛,他完全明白父亲的做法,父亲是用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的誓言。他要以更顽强的斗争、更饱满的斗志,为国雪耻,为父报仇。
夏完淳安葬了父亲,变卖全部家产,捐(juan)献给吴日生领导的抗清义军,并亲自出任军事参谋,利用水上优势抵抗清军。在夏完淳的谋划指导下,抗清义军连续给清军以重创。有一次,夏完淳巧用草人充真人,诱使敌军放箭,等清军的箭快用完了,抗清义军突然发起冲锋,大败敌军。“十万艨(meng)艟(chong)偃(yan)翠微,风雷黄石问兵机。月寒壁垒侵金柝(tuo),风入旌(jing)旗动铁衣。”这雄浑的诗句是夏完淳军营生活的真实写照。
后来,清兵使用反间计,瓦解、分化抗清义军队伍,抗清义军被打败了,在退却途中,夏完淳被叛徒出卖,被清兵抓住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