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名人之五》转载请注明来源:小说321xs321.net
德宗的宰相
大历十四年(779)五月,代宗病逝,太子李适接位,是为德宗。德宗当太子时,在长安西郊的道教静修胜地听过李泌的讲经,受过李泌的影响。德宗即位后,国家处于纷乱状态,安史之乱虽已结束,但藩镇的叛乱,此起彼伏,从未停息过。先是成德、淄青、魏博、山南东道节度使联合反抗中央,形成四镇之乱,紧接着又生了淮西之乱。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于建中三年(782),自称天下都元帅,出兵对抗中央,气焰嚣张。德宗诏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兵支援襄阳。不料到了京城,部队发生兵变,占领了皇宫,并哄抢了皇家私库,拥戴原泾原节度使朱泚为帝,朱自称大秦皇帝,德宗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当时幸好有朔方节度使李怀光领兵击败朱泚,奉天之忧方才化解。李怀光恃功逼走奸相卢杞(qi),最后却与朱泚勾结反抗朝廷。兴元元年(784)名将李晟(sheng)收复长安,朱泚逃亡被杀,德宗回到长安。
在如此纷乱的情况下,德宗在长安召见杭州刺史李泌,任李泌为左散骑常侍,日值中书省,随时候对。李泌兢兢业业,为德宗处理了一件件军国大事。原先德宗讨伐朱泚时,曾向吐蕃求援,答应成功后将安西、北庭两镇给吐蕃。长安攻下后,德宗要实践诺言,李泌以为不可,他提出安西、北庭控制着西域五十七国和十姓突厥,它们控制着吐蕃,使之不能进兵东侵,如将两镇给予吐蕃,那么关中就危险了。李泌还提出,吐蕃援兵当时观望不前,并无功绩可言。朝臣们都赞同李泌的意见,德宗才没有将两镇给予吐蕃。
贞元元年(785)七月,陈虢(guo)都兵马使达奚抱晖杀死节度使张劝,代理军务。德宗对此十分担忧,他派李泌为陈虢观察使,前往处理。德宗想派神策军护送上任,李泌以为不必要,他请与唐将马燧(sui)同行。临行前,通过陕州进奏官传话:“朝廷正督运江淮来以赈济陈虢,若抱晖有功,则赐旌节。”消除了抱晖的敌对情绪。李泌入陕州时,称抱晖保城有功,还对其部将进行安抚。李泌离开长安之时,德宗把参加叛乱的七十五人名单授泌,要求他诛杀。李泌不得已,只把五人送往京师,恳请赦免,其它人一概不问,抱晖逃往他乡,避免一场叛乱。
贞元三年(787)六月,李泌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做了宰相。李泌担任宰相后,第一件事是劝谏德宗勿猜忌武将,勿加害功臣。名将李晟、马燧,对国家有大功,但功高必震主,恐遭不测。李泌对德宗说:“如果陛下加害他们,则宿卫之士,方镇之臣,必然愤怒而不安,内外之变必然再起。”他又当着马燧、李晟的面,对德宗说:“臣愿陛下勿以二臣功大而忌之,二臣勿以位高而自疑。”德宗对李泌的劝说,深有所悟,因而避免一次朝廷危机。
李泌为宰相,不仅保护功臣武将,在加强中央政府权力方面也提出了很重要的意见,德宗听从了他的意见。
在地方建设上,李泌反对大减州县官的做法。原先,德宗认为,现在户口比太平盛世减少三分之二,官员也应相应减少。李泌却持相反意见,他认为,现在户口虽减少,事情却比太平盛世增加十倍。李泌请求德宗批准视实际情况而定。德宗采纳了这些意见。
在保证漕运畅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方面,李泌也做了不少工作。为了减少国家开支,他改革了西域人留京的供给制度,每年为国家节省下开支五十万缗(min)。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于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说321xs321.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