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勒·纪伯伦:富有哲理思想的诗人 (1 / 1)
小说321【xs321.net】第一时间更新《百位世界杰出的文学家(下)》最新章节。
哈利勒·纪伯伦:富有哲理思想的诗人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承受痛苦,另一颗心则在沉思。”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另一颗心宽容。”哈利勒·纪伯伦——黎巴嫩最著名的诗人、散文家、画家,阿拉伯海外文学最杰出的代表,阿拉伯近、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他以自己深沉的情感、高远的理想,深刻的哲理去诉诸世人的理智、灵魂,以自己伟大的灵魂关爱世人。
“被钉在十字架的人呵,你是钉在我的心上,那刺透你双手的铁钉也刺透了我的心房,明天,当远方宋客路经各各他(即髑髅地,圣子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地方)时,他绝不会认为曾有两个人在这里流血,而只认为那血是从你一个人身上流出来的。”
这个现代的“圣子耶稣”于1883年12月6日在黎巴嫩北部山区一个小农庄中降生。
这里,洋溢着浓郁的东方伊斯兰文化的气息,但同时,纪伯伦又是一个小天主教徒。他从小便沉浸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融合的文化氛围内。父亲是个牧民,贪杯好酒,生活十分贫困。生活其中的小纪伯伦深刻地感受到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压榨,以及教会利用宗教对人民的欺诈与剥削。还好,瘦小的母亲以一颗仁慈的心为孩子们在艰难与贫苦中撑起一方温暖的天空,母亲的爱护与鼓励让纪伯伦感受到圣母一般的温暖,这让他至死不忘。
“伟大的母亲对于儿子的爱,会比玛丽亚对耶稣的爱少些吗?”
由于生活日渐贫困,为了谋求生路,母亲携带着哥哥、两个妹妹与12岁的纪伯伦于1895年去了美国波士顿,落脚在唐人街。在这里,纪伯伦依靠母亲与妹妹的辛勤劳动,进了当地一家侨民学校学习。他开始更多地接受了西方的文化。同时,他在绘画与文学上的天赋开始显露出来。此后他一直坚持学习文学与绘画,并且得到许多赏识他才华的人的帮助。同时,纪伯伦也开始试着进行诗歌创作,并且在祖国的《觉醒》刊物上开始发表他早期诗歌作品。
1901年,纪伯伦在祖国学习之后又回到了美国的亲人身边。但是由于长期艰苦生活的折磨,纪伯伦的小妹妹、哥哥与母亲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相继病逝,这给他带来极大的痛苦,更加深了他对祖国的怀念。1903年,他在波士顿的侨民报纸上发表散文诗,得到社会的好评。1905年,他又举行了自己的首次画展,很受当地一位女校长的赏识。此后,这位女校长一直给予他很大的帮助。1908个,纪伯伦发表了他的短篇小说集《叛逆的灵魂》。其中的作品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特别是教会的黑暗与虚伪。尤其是其中的一篇《不信教的赫里勒》更是充满对教会、封建统治的憎恶情感。纪伯伦的这种态度触怒了当局,小说被当众销毁,纪伯伦也被开除了教籍,驱逐出境。在那位女校长的资助下,纪伯伦逃到法国去学习绘画。在当时的艺术大师罗丹的指导下,纪伯伦在艺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他的油画作品《秋》,在法国春季画展上获得银奖。
在法国的日子,纪伯伦游览了各地名胜古迹。广泛接触了西方文明。同时,他也深入研究了古代大师们的艺术作品。他十分崇拜米开朗基罗。此外,纪伯伦还涉猎了欧洲著名作家及其作品,他深受19世纪初诗人兼画家的英国浪漫主义作家布莱克的影响。罗丹称他为“20世纪的布莱克”,当然,纪伯伦的成就比布莱克高多了。这时的纪伯伦已经融汇了东西方文化于自己内心。这使得他能够站在更高处以自己的深刻思想分析世人的思想、灵魂。“倘若你高坐于云端,你就看不见两国之间的界线,也看不见庄园之间的界石。”
“可惜,你不能高坐云端。”
“他们对我说:一鸟在手胜过十鸟在树。而我则对他们说:一鸟在树胜过十鸟在手。”
“20名骑着马的猎人带着20条猎狗追逐着一只狐狸。那狐狸说:他们肯定会把我杀死。但是,他们也真够笨,真够傻的,我想,即使我们狐狸也不会傻到以20只狐狸骑着20头驴带着20只狼去追打一个人的地步。”
“我曾对一条小溪谈到大海,小溪认为我只是一个幻想的夸张者;”“我也曾对大海谈到小溪,大海认为我只是一个低估的诽谤者。”
“当智慧骄傲到不肯哭泣,庄严到不肯欢笑,自满到不肯看人的时候,就不成为智慧了。”1911年,纪伯伦又回到美国波士顿,完成了中篇小说《折断的翅膀》之后,他迁到纽约,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
《折断的翅膀》是纪伯伦小说作品的代表作,是一篇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小说以主人公“我”与富家小姐萨勒玛恋爱故事为中心情节。“我”与萨勒玛一见钟情,俩人很快坠入爱河。但是大主教保罗垂涎萨勒玛的巨资家财,让自己的侄儿——一个恶棍曼功尔贝克与她成了亲。萨勒玛的父亲出于传统观念,答允了这门婚事。萨勒玛被迫嫁给了她不爱的人。婚后,她丈夫平日问柳寻花,不关心她的死活,生活十分痛苦。五年之后,萨勒玛怀孕,她把生活希望全部寄托在这还没出世的孩子身上。但是,孩子刚生下来便死了。萨勒玛在极度悲痛中,对生活绝望了,不久,她也默默死去。而“我”失去萨勒玛之后,一直忍受着相思之苦,嗣后曾与萨勒玛相见过几次,也只能徒增心中的哀痛。
小说中弥漫着深切的哀婉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陈腐的反动势力的强烈不满与深刻的批判。
1916年,纪伯伦与旅美作家米哈依尔·努埃曼相见,成为挚友。在他们两人的努力下,广泛结交在北美的阿拉伯作家,成立“笔会”,即1920年的“旅美派”。他们集结起来,取得了很大成就,为阿拉伯文学在世界文坛上取得了一席之地。
纪伯伦在文学上的成就更主要的集中在散文诗方面。开始时,纪伯伦主要用阿拉伯语写成。他的第一部散文诗集《泪与笑》,共计56篇,全部是用阿拉伯语写成,发表于1913年。1918年,纪伯伦发表了他第一部英文散文诗集《疯人》。这之后,他的作品用英文写成的还有《先驱》、《先知》、《沙与沫》、《人子耶稣》、《流浪者》、《先知国》等。其他用阿拉伯语写成的有《暴风雨》、《珍趣篇》以及诗歌《行列圣歌》与戏剧《大地之神》等。
《疯人》描写了一个在真理的阳光下敢于反抗与呐喊的离经叛道者。他无视传统,猛烈地向腐朽的旧世界冲击。例如《聪明的小狗》中写道:“一天,聪明的小狗碰到一群猫。这时,它听到从猫群中走出的一只肥壮的大猫对群猫说道:‘虔诚的弟兄们,快祈祷吧,倘若你们不断地祈祷,你们的祈求一定会得到回报,天上一定会掉下老鼠来。’聪明的小狗听到这里笑了,他一边转身离去一边暗自说:‘这些猫该有多蠢呀!书籍上写着的东西,它们竟不知晓,书本与祖辈们告诉我的明明是‘祈祷所降临的并不是老鼠,而是肉骨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321】地址:xs321.net,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