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321【xs321.net】第一时间更新《能源:不仅仅是危机》最新章节。
太阳能的源泉
光辉灿烂的太阳,一刻不停地发射着极大的能量。太阳辐射的总额是3.8×10spanclass="top"26/span焦耳/秒,或1.21×10spanclass="top"34/span焦耳/年。太阳的寿命长达几十亿年,在它的“一生”中要贡献出何等浩大的能量啊!1克优质煤完全烧掉,只能放出8.36千焦的热。如果整个太阳是一大团煤球,它按目前的功率发射能量,那么不到1500年,太阳就烧得精光了。太阳的能量是如何产生的?这是太阳物理学的一个重大问题。
太阳能源探索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途程。曾经提出过流星学说,即大量流星坠落到太阳上,由摩擦生热而燃烧。但是计算表明,这样得到的能量太少了。这个说法很早已被扬弃。后来又有人提出收缩学说,即太阳不断在缩小,位能减少,热能增加。假定太阳本来至少有现在太阳系那样大,那么由收缩而释放能量,顶多只能维持5千万年。这比起由地质和古生物探索得出的地球年龄还小100倍。此外,用天然放射性来说明太阳能源,也以失败而告终。
一直到相对论问世后,这一难题才得到比较可靠的解决。根据相对理论,通过原子核反应,质量可能转化为能量。按照爱因斯坦的公式:能量E=mc2,m表示质量,c表示光速。由此公式不难算出,一克质量可以变成9×10spanclass="top"13/span焦耳的能量,这相当于1万吨煤全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既然太阳是一个拥有2×10spanclass="top"33/span克质量的庞然大物,它可以算是取之难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了。
在什么场合下,质量才能变成为能量呢?要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作一点历史回顾。早在1895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耳发现了铀(U)的放射性。铀矿石发出的辐射可以穿透纸张和金属片,并使照相底片感光。后来居里夫妇经过繁重的实验和辛勤的探索,发现了钋(Po)、镭(na)等放射性元素。它们在不断蜕变的过程中发射出能量和粒子流。例如镭放出。射线(即氦原子核)、射线(即电子)和射线(与X射线相似,是波长更短的辐射)。这些蜕变都是自然而然地进行的,人们既不能阻止它,也无法促进它。但到了20世纪上半期,物理学工作者实验室里用加速器等工具实现人工的核反应。通过核反应,可以使一种物质转变成另一种物质,并获得大量的能量。在一定意义上说,中世纪炼金术土梦寐以求的“点石成金”终于实现了。人类开始掌握原子核能,并建立了一整套核反应的理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321】地址:xs321.net,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