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名人之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说321xs321.net
苦心筹划坚决抗清
史可法来到扬州之后,虽然在军事和政治上都积极地作了安排,可是他并没能够立刻向北进兵。主要原因是由于当时四镇之间的关系还存在着问题,彼此不仅不能协作,还常常闹磨擦。为了这事,史可法费了四、五个月的时间,才苦口婆心地说服了四镇总兵,使他们停止了互相之间的军事冲突。在史可法的精神感召下,四镇都表示愿意听从他的指挥。就连最强横的绰号叫做翻山鹞(yao)的高杰,也被史可法忠诚恳切的精神感动了。于是史可法把四镇的驻地重新调整:高杰驻瓜州,黄得功驻仪真(今仪征),刘良佐驻凤阳,刘泽清仍驻淮安。
经过这样的安排,四镇的紧张关系暂时缓和了下来,但并未根本好转。1644年九月,黄得功有事暂离仪真,高杰派部将在土桥伏击黄得功,他自己则率众攻打仪真。事后,黄得功上书南明朝廷,表示要同高杰决一死战。史可法先说服黄得功要以抗清大局为重,又亲自到高杰营中,用极坦白极真诚的态度,向他讲明个人利害和大局的关系,劝他同黄和解,一致杀敌,这样不但对大局有利,也对高杰自己有利。这一回,高杰受到了极大的教育,他坚决听从史可法的教诲。这年十月,高杰主动请求出兵北伐,带领军队讲驻徐州。
高杰的部队前进了,史可法自己也领兵到达了清江浦(在淮阴县)。当时从王家营(在淮朗县北)到宿迁一段,地位最为冲要冲要:处于全国的或某一个地区的重要道路的会合点,因而形势重要,史可法亲自担任防守之责。他又派人到开封去办理屯田,训练军队垦田,以求保证军粮的供应,给收复整个中原地区打下物质基础。
正当史可法奔走调停前方镇将内争的时候,清军向南明展开了强大的军事攻势。
这年十一月四日,从水路北进的史可法到达鹤镇时,得到探卒报告说,清兵攻占了宿迁。史可法赶紧带兵前进到宿迁南面的白洋河,命令总兵官刘肇基去救援宿迁。八日清晨,刘肇基收复了宿迁。清兵又转而围攻邳(pi)州(今邳县)。刘肇基再赶去救援邳州,邳州也解围了。
正当史可法带领孤军在江北和清兵进行激战的时候,福王和马士英、阮大铖等依旧在南京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对于前方军事既不计划布置,也不发给粮饷。当史可法把前线胜利的消息报告到朝廷时,马士英却大笑着对人说道:“史可法这个人真巧妙!快到年终了,将士例须犒赏,军事费用例须报销。他在这个时候来报功,开口要钱是真,立功未必可靠。”马士英的鬼鄙无耻,竟到这种地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于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说321xs321.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