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步入政途培育幼帝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江陵(今湖北沙市郊区)人,嘉靖中叶进士,其祖先系安徽定远人,原是朱元璋部下的兵士,曾随大将军徐达平定江南,授归州长宁所世袭干户。其后,曾祖父张诚由归州迁往江陵,张居正的祖父张镇为江陵辽王府护卫。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曾前后七次参加乡试,全都落第。
嘉靖四年五月初三张居正出生。其时,张居正的曾祖、祖父、父亲均健在。刚一出生的张居正,被家人视为掌上明珠,爱护备至。无论是生活和启蒙学习方面,他都得到特殊的照顾。五岁时即被送到私塾念书。由于张居正天资聪慧,学习用功,因此不到十岁时,就懂得经书大义,诗词歌赋也样样精通。
嘉靖十五年(1536),张居正以才华出众童试考中头名秀才,此时他才12岁,成为名震荆州的小秀才。嘉靖十六年(1537)中秋八月,恰逢三年一度的举人考试。来自府县的学子云集省城,应试之人比历次都多。此次考试如此隆盛,这与湖广巡抚顾磷的重视分不开。顾氏是当朝著名才子,三年前赴任湖广,此次恰好是他在任的首次秋闱秋闱(wei):秋试,他当然全力以赴主持,他真希望全省莘莘学子都能够奋力考出优秀成绩,给他脸上增光!
这天早上,考场考官们开始阅卷。顾氏闭门谢客,独坐厅堂,静候结果。此时他脑子里忆起一件事来,那是一年前,本省学政曾告诉他说,荆州发现一少年才子名叫张居正,12岁应考便以头名得中秀才。顾氏心中猜想,不知这位少年张居正此次会不会来应试呢?顾氏认为张居正年纪太小,倘若此次让他中举,他会不会自骄自大而误了前程呢?倒不如先缓一缓录取刺激他一下,使其能更加发奋读书,如此才具老练,今后才能前途无量。于是,尽管张居正成绩名列前茅,但在他13岁这年的省试中未能如愿以偿。
三年后,16岁的张居正风华正茂,又参加了省试,一举成功。16岁中举人,在当时也是凤毛麟角的,许多人都很羡慕他、夸奖他。张居正并没有自满,他特地去拜见顾氏。顾氏非常高兴,解下自己身上的犀带,送给张居正,感慨地说:“古人云,大器晚成,这不过是说中才的人罢了。而你并非中才,乃大才。是我耽误了你三年功夫,直到今天才能中举。你千万不能以此为满足,再不求进取了。”张居正谦恭地作揖道:“谢谢您的教导。”
嘉靖二十六年(1547),张居正23岁时又考中二甲进士,授庶吉士,从此步入官场,开始了他的为官生涯。这时的朝廷内阎大学士是夏言、严崇(chong)二人。严嵩并无特殊才于,只会阿谀媚上,以图高官厚禄。为了争夺首辅的职务,严嵩和夏言发生了尖锐的斗争。严嵩表面上对夏言彬彬有礼,暗中却伺机陷害。
张居正作为一个刚刚步入仕途的新科进士,根本无法左右当时的政局。不过,通过朝廷内一次又一次争权夺利的斗争,使他看清了当时政治的腐败。于是在嘉靖二十八年(1549)张居正写了《论时政疏》,系统地阐述了他对时政的看法以及应对之策,这是他第一次疏奏,首次展现了他企求改革的思想。但张居正的行动未引起严嵩和世宗的重视,这篇奏疏没有被采纳。
嘉靖二十九年(1550)六月,鞑靼进犯大同,宣府大总兵仇鸾(qiuluan)御敌无方,他的总兵官职是用重金向严嵩买来的。因此,面对敌人的进攻,他束手无策,惊慌失措,只好向敌方送去重金,乞求蒙兵不要进攻自己的防区。鞑靼接受重礼后挥兵东进,相继攻占古北口、蓟州,直逼通州,京师告急。明世宗吓得胆战心惊,遂下诏勤王。仇鸾为了邀功,博得世宗欢心,主动增援。世宗命令其为平虏大将军,统率各路兵马。各地军队日夜兼程,直奔京师,粮食无法自带,负责粮饷的户部也未能供给钱粮,明世宗异常恼怒,一气之下罢免了户部尚书李士翱(ao)的官职。
敌军兵临城下,明军被围,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在城下烧杀抢掠为所欲为。兵部尚书丁汝夔(kui)迫于手下将士要出城杀敌的压力,连忙向严嵩请教。严嵩对他说:“不能出城和敌人交锋,我们在边塞上打败仗还能搪塞掩饰过去,假如现在在京师城下打败仗,皇上怪罪下来,你我如何交待?”于是,尽管有相当多的将领要求和敌人作战,都被严嵩斥退,丁汝夔哪敢违背严嵩的旨意?鞑靼兵在城郊抢掠了大批财物,又见京城久攻不下,遂回师。平虏大将军仇鸾这时又耍起了他的小聪明。他命手下杀了几十个老百姓,把他们的头割下来向皇上请功,被封为太保。
尽管敌人退去,但生性多虑、刚愎自用的明世宗仍觉得很不舒服,认为自己堂堂大明皇上,竟被小小的鞑靼人围困于京城,真是丢尽了脸面。由于这一年是庚戌年,所以历史上把这一事件定为“庚戌之变”。明世宗怒气难消,把这一切全怪罪于兵部尚书丁汝夔身上,指责他治军无方,退敌无策,坐以待毙,贻误战机,并下令将他逮捕。丁汝夔感到事态不妙,赶紧向严嵩求救,严嵩拍着胸脯对他说:“你不用害怕,只要有我在,保证你不会死的。”谁知过了不长时间,丁汝夔即被杀害。当面向丁汝夔许下了诺言的严嵩为了迎合皇帝,保全自己的地位,他是不会为一个兵部尚书而损害自己利益的。
庚戌之变使张居正亲眼目睹了所发生的这一切事件及其内幕。对严嵩的误国行径深恶痛绝,对仇鸾之辈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丑恶行为极为愤慨,他深深地感受到奸臣当国,政治黑暗,官吏腐败,对此他已心灰意冷,无意再留在京师。嘉靖三十二年(1554),张居正借口请假养病,毅然离开北京回到故乡陵。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321【xs321.net】第一时间更新《中国历史名人之八》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