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321】地址:xs321.net
之所以特意取道南通,实在是姨父张謇一家盛情难却。张謇的原配夫人余氏已经去世,因为生了独子张孝若,姨母严丹已被提为正房。到了南通,早有张家备着的几顶轿子迎着了。一到张府门口,就看到姨母牵着小孝若候在那里。几年前碧城姐弟离开时,孝若还不到三岁,虽然不记得这个表姐了,到底一起相处过几年,他对碧城显得格外亲昵。
“大姐,你要是信得过我的话,就把碧城和碧玉留在南通吧。碧玉这病治了这么多年也不见起色,我想带她去上海试试西医。听说这病叫什么结核,江浙这边好多人都去医院治好了。再说我们老爷这几年,除了纱厂还折腾了垦牧公司、油厂、面粉厂……正是用人之际。老爷常夸她们姐弟俩资质极好,”想到乾秀,严丹赶忙转移了话题,“孝若还小,老爷正愁没个贴己的年轻人帮衬着呢。或者你们索性都在我这儿住上几年,大哥那边我写信去说。”
“妹子啊,多谢你费心,对你们我哪有什么不放心的?不然当年怎么会让他们俩到南通住了那么长时间。”即使到了现在,吕母仍然不能直接提及儿子的名字,“可我们外姓人在你家住着,府里总归会有人说三道四。你刚当上主母,要怎么平复?至于碧城,我身边也不能没个人倚靠。她就是太能干了,汪家才会忌惮。你要是心疼她倒不该留她,给她找个合适的人家再定一门亲才是正经。”吕母拍了拍妹妹的手拜托她说。
姨母的挽留让碧城颇为动心,她也很想留在南通。可想到母亲孤身一人带着妹妹们去塘沽,她实在不能放心,于是也婉言谢绝了。
到了晚上,张家特地从苏州请了有名的寒香班,唱了全本的《鸣凤记》招待她们。碧城和碧玉对看戏不大热衷,碧月却很是欢喜,跟着月琴和笛子一唱三叹。她的声音婉丽妩媚,唱腔柔漫悠远,一套稚嫩的水磨腔博得众人的一阵喝彩。
在南通耽搁了两日之后,一家人就按原计划北上。临行前,张謇特地写了一封亲笔信交给碧城,嘱咐她说:“到了天津也莫要荒废学业。若有急难,可到天津佛照楼找方守三夫妇。他们是天津名流,也是我的好朋友,会照顾你的。”
一路上,李保生对吕母和碧城很是殷勤。严氏对他印象极好,碧城对他却敬而远之。每次交谈,总借故把话题转到她感兴趣的时事上去。若论行走江湖、抓贼办案,保生肚子里全是小聪明。但若论对时事的见解,他在这些大见识上还差得远!所以聊天中多是碧城来讲,他来听的份儿。保生原本打算,在吕碧城心灰意冷被退婚的当口乘虚而入。上次在旌德,他就很欣赏她的聪明。他不介意吕家家道中落,毕竟娶个能干又漂亮的官小姐回家,他不亏。不过在碧城阳奉阴违、见解全面碾压他的情况下,保生慢慢打消了原来的念头。
自卑的人最容易察觉到别人的骄傲和拒绝。保生心里清楚,这个心高气傲的大小姐他是拿不下了。放下了这些,他倒是和吕碧月这个十三岁的小丫头相处得很好。两人都爱唱曲儿,碧月又很喜欢听他讲那些江湖上的掌故,这让保生产生一种当哥哥的感觉。在姐姐那里受挫的男性自尊心,反而在这个小妹身上得到了补偿。
倒是吕母直生闷气,偷着数落女儿不肯好好把握机会。碧城既愤怒又气恼,愤怒的是,母亲竟然如此看低她,随便一个人就能给她拉郎配。气恼的是,娘怎么连无事献殷勤、别有用心这样简单的企图都看不出来。不过除了这些小风波,路上还算顺利,小火轮不过十天工夫就到了天津港。
一抵达港口,吕家人就见识到了天津作为大埠的不同。只见大小各异、冒着黑烟的火轮,有序地停在入口的白河上。碧城曾去过上海,和黄浦江边的洋行大楼比起来,天津的建筑给她的第一印象是虽小却更精致。上岸后她留心观察,发现开埠后的天津,风气与内陆大不相同。在饭馆里男女竟然可以混着坐,不必分桌,这在旌德是绝对不敢想象的!惹得吕夫人啧声连连。小姐太太们的服饰也偷着僭越,除了剪裁更加贴身合体,就连以前平民不能穿的大黄色,来往也有不少人穿着。对外通商带来的改变,在习俗和思想上可见一斑!
过了金汤桥就到了天津的华界。汪叔打听着去赁了马车,保生也找了一家旅店,众人才算安顿下来。在船上一连颠簸了十几天,终于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一早,大家吃过饭后轻松上路。
从天津到塘沽不过百里,一天的光景也就到了。出了天津往东,一路上没有什么山地,越走越开阔。马夫熟练地驾驶在官道上,两侧成片的小树林遮挡着秋老虎的暑气,给赶路的人带去了一股清凉。保生、汪叔和两个马弁各赁了一匹马,护卫在两辆马车的前后。吕夫人和吴妈坐在前面的车里,昏昏欲睡。碧城三姐妹坐在后面的车里,正津津有味地读着刚买来的报纸……
张七娣和手下们躲在树上,紧盯着那几车猎物。袁世凯在山东镇压了义和拳后,要求官兵们斩草除根,对于拳匪成堆的村庄一律开炮炸平。当地的百姓都管他叫‘袁屠夫’!在他的严令下,几天之内,七娣就接连失去了父母双亲。她无依无靠,只好跟着大师兄们流窜到了直隶。
这几年,七娣一个女孩子,跟着这帮欺软怕硬的流氓吃尽了苦头。之前有个大师兄想要轻薄她,七娣仗着习武的功底,愣是把他‘那话儿’咬下来一截。从此之后,再也没有男人敢非礼这个黑壮的女孩子。在男人立规矩的世界里,要么比男人更卖力十倍,要么把男人缠在裤腰带上,女人才能勉强做到平起平坐!而七娣就是前者中的翘楚,她凭着一刀一枪,慢慢在直隶的坛口搏出了名头。正好有个同姓的头领想拿她来做宣传,便收她做了义女,还教她打石子和弹弓。渐渐地大家已经不把七娣当作女人看待,就连她自己也习惯了当个男人。
八国联军撤走后,慈禧将所有的罪责都推到义和团和几个老臣身上。为了安抚各国,她在辛丑条约里欣然承诺“承办首祸诸臣,剿杀反帝团体”。一夜之间,成了夜壶的义和团分崩离析。各地大员纷纷开始不遗余力地围剿拳民,再也不是之前上书指责袁世凯“构陷良民、讨好列强”的嘴脸了。
义和拳被各处围剿,只能自寻出路。兔子急了还要咬人,更何况是这些穷凶极恶的拳民。他们正面刚八国联军不行,攻击本国良民那是绰绰有余!有的东躲西藏、偷偷摸摸,有的成群结队、打家劫舍……就在吕家人北上的当口,因为朝廷风向的变化,京畿一带的治安混乱不堪。
做什么事都要讲天时地利人和。张七娣一竖起旗帜,流离失所的拳民就纷纷前来投奔。她不费吹灰之力,就迅速召集起了一支几十个人的队伍。他们本来在京城的西山一带活动,打听到袁世凯从山东调任直隶,很多山东籍的拳民开始蠢蠢欲动。袁屠夫终于走了!他们盼着可以尽快回家。于是这波儿人到处活动,想要干几票大的,然后坐轮船偷偷从水路回山东。但七娣早已无家可归,她到天津城外作案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报仇。她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根本不可能近的了袁世凯的身。既然不能手刃仇人,那就要当袁世凯身上的虱子,要不了他的命也要让他的官位坐得不安生!
“当家的,熟脉子(自己人)已经踩过盘子(行动前寻找目标)了。这几头是外乡的,南方口音,点正兰头海(目标油水多)。怎么样,兄弟们现在就上托(行动)?”这群土匪早在码头的客店、马车店里安插了眼线,专盯过路的外地人。手面稍微大一点的都会上他们的眼,尤其是女人。
“慢着。”七娣看见保生几人,小声地制止了兄弟们,“你们踩盘子时,不是说只有几个娘们和一个老家伙么?你们看,那三个压连子的(骑马的)都是冷子(官兵),前面那个腰里还有喷子(枪)!”
“当家的,你咋看出来的?”挨得最近的一个土匪小声问道。
七娣懒得和他费口舌,白了问话的人一眼。从骑马的坐姿和绑腿的方式就能看出他们是绿营官兵,还有保生腰间明显的凸出……亏得这帮人还和清兵一起混了那么长时间。看来这单风险不小,七娣粗中有细,她不想冒险,于是小声命令道:“让伙计们歇搁(撤退)吧。”
“歇搁?”刚刚问话的喽啰不服,故意激她,“当家的,你该不会是怂了吧?就这么两个冷子,我们几十个人还怕他们不成?
“说什么呢?你个空子(外行)!谁不知道咱们跟头蔓(姓张)当家的管直(打得准),别说就这几个了,再来几十个也不够她点活(拿下)的。”旁边一个表面上维护着七娣,实际上话里有话地讽刺着她。
七娣最受不住激将法,别人只要一激,她马上就中招。因为她害怕被人看扁!在她的认知里:哪怕让这些王八羔子看出来一丁点儿软弱,作为当家的,尤其是一个女当家的,就很难再按住他们了。
“都别吵了,一会儿听我的弹弓响放笼(发信号),你们想办法切开那几个冷子和后面的马车。”七娣眼尖地看出后车的马比前面的要塌腰,因此判断后车上一定有货。其实后车只是装了很多吕凤岐的书画,所以格外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吕碧城》转载请注明来源:小说321xs321.net,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