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重楼》转载请注明来源:小说321xs321.net
第七十二章
大人这五千金,便是救了仁瞻一条性命了
寿州城位于南唐北方边境,交通要冲,城内六街三市,也曾是屋宇鳞比、宁靖无扰,自南唐和后周在此处开战以来,倏忽之间,猝逢大难,仅仅数月,城里城外,俱都是兵连祸结、哀鸿遍野,巍然高耸的城墙,几被后周军猛烈的炮火削去了数尺之厚。在城外的广大土地上,更是火光烛天,到处都是折断的兵器和来不及搬走的死人,尘埃直蔽天日,一派凄风苦雨。
这一日夜晚,星子灿烂,深邃幽远,有几个客商打扮的人趁着夜色悄悄摸到城下,不举灯火,冲着城上高喊道:“开门!开门!”
守城的军士听到叫喊声,举起火把往城下一照,只能见到几个人影,似乎是商人打扮,便高声说道:“奉本城刘将军令,大战期间,为防奸细,过往客商,一律不得进城,快走快走,再不走就放箭了!”说着,果然叫来几个人,弯弓搭箭,对着城下那几人,箭头冰冷,熠熠闪着寒光。
那几人无处藏身,连连摆手道:“休要放箭!休要放箭!我等不是过路客商,是从金陵而来,奉了皇帝陛下之命,特来求见刘仁瞻大人,请刘大人出来一见便知!”
那军士也分不出真假,叫来一人耳语了一番。不一会儿,就见一个将军,顶盔贯甲,腰间悬一口青萍宝剑,匆匆而来,接过军士递来的火把,往城下照着,仔细辨认了一番,喜道:“当真是右相大人,快快打开城门,待我亲去迎接!”听声音果然就是寿州节度使刘仁瞻。
刘仁瞻携了孙晟的手,一同走入节度使大营,二人自金陵别后,没想到还能再相见,都是悲喜间作,刘仁瞻当了节度使,也是一方大员,但比起在金陵狱中之时,反倒更见憔悴,双颊深陷,乱糟糟满腮胡须,只有二目依旧神光湛湛,依稀还能看到初到金陵时意气风发的模样。
孙晟又是欢喜又是难过,不知道说什么好,两人闲话了几句,说了说路上的情状,孙晟便道:“刘将军,皇上听说你在寿州坚守,以一城之力,独挡周朝几十万大军,寸土未失,十分高兴,命我想尽办法,筹了五千金前来劳军。谁知这一路上也颇不宁静,我等只好假作客商,将军资暗藏于车中,好在不辱使命,总算能亲手交于将军,我也可以跟圣上交差了!”说罢,哈哈大笑,神情甚是愉悦。
刘仁瞻听他说来,心中感动,孙晟虽未明说,可他亦深知,闽战之后,国库已空,这五千金,定是孙晟等人熬了几个通宵,才从牙缝里硬是抠出来的,抱拳说道:“实不瞒右相,我这里的粮饷早以告罄,举城都在苦苦支撑,着实不易,大人这五千金,便是救了仁瞻一条性命了!”
孙晟哦了一声,心中想到一事,正要相问,这时有人来报,晚宴已齐备。刘仁瞻说了声“知道了”,脸上忽现出一丝忸怩之色,说道:“孙大人远来辛苦,仁瞻特备小酌,尚求勿却为幸,只是粗茶淡饭,明公休嫌待慢才是!”
孙晟此人好饮好食,久已闻名京师,且连日来趱程赶路,方才把要紧的事项交割清楚,哪里有推辞的道理,哈哈笑道:“如此甚好,老夫就不跟将军客气了!”
刘仁瞻手一拍,果然有军士轮番捧进来几只大碗,孙晟见军旅之中,就连饮食都如此豪气,暗赞了一声,伸长脖颈望去,却见一碗是豆腐煮萝卜缨子,一碗是白菜帮子,还有一碗瞧了半天,方才看出来是羊杂碎汤,清汤寡水,没有一点油腥。
孙晟知道刘仁瞻与自己的交情非浅,这已是他竭尽所能,能拿出最好的东西了,原来他所说的“粗茶淡饭”并不是假意过谦,而是实实在在的连“粗茶淡饭”都不如。孙晟见刘仁瞻脸上不安之色更浓,差不多快要透出红晕来,原想随口取笑他几句,却又不知如何笑起,心中一阵难过,痛彻肺腑,放下手中的筷子,转身抹了抹发红的眼睛,吩咐道:“来人,快把我给刘将军带的好酒取来!”
好酒顷刻就到,刚一打开,就有一股馥郁之气扑鼻而来,中人欲醉,的确是好酒,孙晟将酒瓶举至刘仁瞻身前,高声道:“刘将军为国戍边,劳苦功高,实非浅鲜,就请满饮了此尊!”
刘仁瞻听到一个“酒”字,早已连咽了几口馋涎,此刻却连连摆手道:“明公有所不知,不是仁瞻有意拒绝,只因本城粮食不足,我已下令全城军民,一律不得饮酒,仁瞻蒙圣上不次之擢,忝居节度使之职,理应为众人表率,怎敢知法犯法?”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苏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说321xs321.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