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那些没有不称帝的掌权者 (1 / 1)
第二节
那些没有不称帝的掌权者
在上一节中我们做了一个假设甄嬛做了皇帝会怎么样?同时又讲到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剧作品,其不可能和历史一样,所以这种假设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而事实上甄嬛并没有做皇帝。
不仅是甄嬛没有做皇帝,历史上最终成为皇帝的女子只有武则天一个,其他人无论权势多么大,最终都没有直接称为皇帝。就比如吕后,虽然她已经可以一手遮天了,但是她因为种种原因还是没有做皇帝,只不过是扶植了一些小皇帝,然后将皇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那么吕后为什么不做皇帝呢?
首先,刘邦是非常聪明的人,他当年制定了“白马盟约”,此对吕后没有成为皇帝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当时刘邦和诸位异姓诸侯王一起杀死一匹白马,然后歃血为盟,现在有如下的四条记载:
第一,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王陵。王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史记·吕太后本纪》)
第二,七月中,高后病甚,乃令赵王吕禄为上将军,军北军;吕王产居南军。吕太后诫产、禄曰:“高帝已定天下,与大臣约,曰: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今吕氏王,大臣弗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为变。必据兵卫宫,慎毋送丧,毋为人所制。(《史记·吕太后本纪》)
第三,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史记·绛侯周勃世家附周亚夫传》)
第四,高祖末年,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在“白马盟誓”中明确规定,不是刘家的人就不能封王,更不要说皇帝了。
刘邦临终前任命曹参为丞相,之后让王陵接任,王陵是一个生性耿直的人,吕后当时打算让诸吕为王,当问到他的时候,他就用“白马盟誓”的内容来反对。虽然吕后已经全盘接管了大汉天下,但是对于王陵还是有所忌惮的,同时一直以来也不敢越过“白马盟誓”而自立为皇。
其次,在吕后掌管天下的时候,虽然其势力不可小觑,但是功臣派的势力也很强大。吕后是开国皇帝的皇后,而她的身边都是一些和先皇一起打天下的老臣,换句话说就是天下是这些人打下来的,吕后对他们还是有一些敬畏之心的,虽然在吕后想要自立为王的时候萧何、曹参、张良等人都已经去世了,但是像陈平、周勃、灌婴等一批位高权重的有功之臣还健在。
在上文中已经提到,万般无奈的吕后只能拥立了一个小皇帝,然后才去“母后称制”的方法来管理朝政,因为这样做天下还是刘家人的,并没有改朝换代。假如其改朝换代,那么皇族派和功臣派一起对抗她,就算是她有三头六臂也无从招架了。而吕后称制并没有遭到多大的反对,朝野上下也都认同了她的这种做法,毕竟天下还是刘家的,虽然这种想法有点自欺欺人,但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吕后忌惮功臣派和皇族派,而他们同样对吕氏一派敢怒不敢言。
这样或许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不仅保住了吕后的权力,保全了皇族的面子,而且也没有引起任何的宫廷斗争,所有人都默认了这种处理方法。假如吕后胆敢自己称帝,或许情况就不会这样了,到那个时候皇族派和功臣派肯定不会散罢甘休。
虽然吕后没有称帝,而只是称制,但这已经是一场大变革了。
中国最早的王位采取的是禅让制,但是从夏朝开始开始实行家天下,逐渐开始采取世袭制,也就是说天下成了某一家人的了,他们可以世世代代传下去,当时这种世袭制必然会遇到一个很尴尬的问题,假如老皇帝去世的时候,新继任的皇帝只是一个小孩子,那他根本就不具备掌管天下的能力,无法行使皇权,这该怎么办呢?于是一种叫“顾命制”的制度开始实行,这种制度是古代政治家们解决该问题的最主要举措之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321【xs321.net】第一时间更新《四大强女人:她们的天空没有简单二字》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