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春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说321xs321.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琰的《陶说》
清代浙江海盐人朱琰所撰的《陶说》是我国第一部著名的陶瓷史专著。
该书共分六卷。卷一《说今》首先介绍清代景德镇陶瓷业的兴盛面貌,然后按照唐英所著的《陶冶图说》的图文,对制陶工艺的20道工序一一作了详细的介绍。卷二《说古》叙述了窑器的起源,首先推溯到神农时期,然后再逐一叙述了从唐代到元代的名窑及其产品。卷三《说明》论述了明代历朝官窑制度、烧造、窑器特点及制作方法。对采料、上役、制料、画染、堆琢、五彩、制匣、装窑、火候、开窑等事一一叙述。卷四至卷六《说器》叙述唐虞以至明代历朝各时期的窑器及其特点。
在此书以前,虽有一些书籍,片段地介绍了陶瓷器发明发展的史实,例如(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就以一章的篇幅叙述了包括陶瓷砖瓦在内的生产工艺。元朝蒋祈的《陶记》较系统地叙述了当时景德镇瓷业的情况。明、清文人还编写了一些格古博物、美术工艺的作品,但是,对于我国是瓷器的发明国,陶瓷发展有悠久灿烂的历史,这些介绍和研究都是很不够的。
朱琰,字桐川,别号笠亭,出身于书香门第。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科举考试中获丙戌科进士,任命为直隶(河北省)富平知县。但是他却在同年跟随吴绍诗——当时出任江西巡抚,作了他的幕僚。朱琰依据“学而求其实用,有裨于国计民生者”的志向,在江西期间特别留意名扬中外的江西瓷业。当他认识到陶瓷器是日用必需品,前人没有专书,为此他十分仔细地观察了当时陶瓷的烧造方法和花色众多的成品,还特地拜访了当地的许多老艺人,参考了江西方志和官府档册,翻查了大量的古籍文献,特别是经史子集中有关景德镇的资料,摘录旧说,附以按语,终于写出了这本珍贵的专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