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微生物的克星“六〇六” (1 / 1)
第十四章微生物的克星“六〇六”
“六〇六”的发明
说起“606”,还里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有一位“幻想医师”名叫保罗,埃尔利希,他是罗伯特,科赫的高徒。在科赫发明他的细菌染色法时,埃尔利希曾立下了赫赫战功。既然染料在玻璃片上能渗入细菌,使细菌着色而死,那么,借用染料能不能杀死侵入体内的微生物呢?
保罗常常想,如果给活的动物染色,可以看到染料顺着血液流动的情景,那就可以明白活体动物的一切了。他就试着给一只兔子的静脉注射一点染料亚甲基蓝。他注视着颜色流经动物的血液和身体,还神秘地挑选活的神经末梢染成蓝色,但不会染别的部分。
每次试验,他都只能把亚甲基蓝染到一种组织上。这种做法使保罗,埃尔利希升起了一个怪念头,这引导他发明他的魔弹。
他又猜想,既然有一种染料只给动物的一种组织染色,其余的一切组织都不管,那么一定有一种染料,它不进攻人的组织,而只进攻侵害人的微生物,并把它们杀死。
这样,1901年,他的8年魔弹研究开始了,他读到了拉弗兰的研究报告,拉弗兰是发现疟疾微生物的人,最近他又忙于研究锥虫。他拿这种恶魔给老鼠注射,老鼠百分之百死亡。他又在得病的老鼠皮下注射砷,虽然砷杀死了老鼠体内的锥虫,但老鼠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
这一次,埃尔利希决定试试了。锥虫真是一种极好的研究材料,它不太难看见且易在老鼠体内生长。一定能找到一种染料,可以杀死老鼠体内的锥虫,而老鼠却安然无恙。
1902年,埃尔利希动手猎逐微生物。他买来大批健康的老鼠,然后让锥虫感染他们,看着老鼠一个个病倒。他开始试验不同的染料。一批,二批,三批,四批……成千只小白鼠死掉了,从来没有一只在注入了染料后会重新复活过来的。
一种,二种,三种,四种……近500种五颜六色的染料全部试完了,可是没有一种染料能够挽救这些小白鼠的生命,在死去小白鼠的血液里,依然充满着许许多多繁殖起来的锥虫。
一天早上,蓬头垢面,嘴上还叼着雪茄的埃尔利希来到实验室,对他的助手讲,如果把染料的结构稍稍变动一下,譬如加一个硫基,也许它们在血液里溶解得更好,也许能杀死锥虫。
新的试验又开始了。这一次,他们把加了硫基的染料注射到快死的老鼠体内。从镜检的结果看来,血液中的锥虫数量越来越少,可老鼠也在呻吟声中痛苦地死去,又失败了但加入硫基的染料杀死了锥虫。这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预兆啊!时间又过去了几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321【xs321.net】第一时间更新《生物:细微之处显神奇》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