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说321xs321.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粲,字仲宣,出生于公元177年,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他的曾祖父王龚、祖父王畅,都在东汉末年官居三公,他的父王王谦为大将军长史。
王粲出生在这样一个富贵家庭,有着优越的学习条件,加上他聪明好学,到七八岁时,便能书文写诗,且感情充沛,语言刚健,受到当时著名学者蔡邕的赞赏。汉献帝时,王粲为左中郎将,年仅17岁;后仕魏,官至侍中,参与制定法规制度,多有建树。在文学方面,王粲为“建安七子”之一,有文集流传世间。
王粲小的时候,博学多识,问无不知,尤以强记默识有名。约在王粲八岁那年的一天,王粲放学回家,来到土地庙前的一棵大树下,看见牛老汉和吕老汉又在下棋。他们是老对手了,总是和棋多,输赢少。为什么呢?因为这两位老人都不服输。如果牛老汉输了,吕老汉再有急事,也得下第二盘;如果吕老汉输了,牛老汉只要家中不着火、不死人,就得接着下第三盘,一直到和棋拉倒。为了不误吃饭和睡觉,最后一盘都须下和棋,其中一位当然要有意识地让让步。
也许正是两位老汉有这个特点,每到吃饭前的一局,不少人都想来看个热闹;还往往有好事者,提前吃过饭去看,用激将法使他们下赢棋,故意让他们饿着肚子继续下。
小王粲也觉得这两位老人下棋有趣,常常下学后去看一会儿再回家。今日下学比较早,他便和往常一样,站立一边,认真观看。谁料那位吕老汉也许看到了一步好棋,心情急了一点,刚拿起自己的棋子要走,不慎袖口挂住了棋盘角,一下子把棋盘掀翻了。牛老汉说吕老汉见棋要输了,故意把棋盘掀翻了,吕老汉则不服气地说:“你拉倒吧,我这一子下去,管保把你杀个稀里哗啦!”
两人互不服气,各不相让。
王粲见状,拨开看热闹的人挤进去说:“两位老人家有啥可争的,再把棋重新摆上接着下就是了。”
有位看热闹的说:“讲得轻巧。棋盘掀翻了,棋子混了,神仙也难重摆上!”
王粲说:“如果两位老人信得过,我可以重新摆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