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科学史上,明代后期是个群星灿烂的时代。除了李时珍、徐光启之外,还出现了一位用毕生精力考察研究祖国山川的伟大地理学家,他就是被称为千古奇人的徐霞客。
徐霞客献身于考察祖国山河的宏大志向,是从他小时候就开始树立的。
公元1586年,在南直隶(今江苏、安徽两省)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县)南汤岐村的一个徐姓书香门第,出生了一个婴儿,他名叫弘祖,字振之,号霞客。他在父母的影响下,从两三岁开始,便已见聪慧颖敏,而且好读诗书。他的父亲叫徐有勉,因不愿做官而专攻经书,是当地一位很有名气的学者。徐有勉见儿子那么幼小就知道用心读书,心中当然异常高兴,便经常抽出时间,有意识地对他进行辅导。因此,当徐霞客六岁被送到学校读书的时候,便已读完了《诗经》、《孝经》和《论语》。
徐霞客在学校里,仍然主学四书五经。由于刻苦认真,又有学经书的基础,他学得特别快,往往别的学生三天五天学会的内容,他只用一天的时间就学会了。因此,他一直是学校的佼佼者,老师经常表扬他,偏爱他,周围的人也都夸他是个有志向的孩子。
他每天从学校回来,在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后,便一头扎在父亲的书房中翻书看。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对历史、地理、游记和地方志一类的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要一看到这方面的书,不管是多么大的部头,他都想一口气看完,常常忘了吃饭和睡觉。
有一天,他在书房看书看得入了迷,母亲几次喊他吃饭,他都没有听见,父亲便又去叫他。父亲一进书房,看到徐霞客一边看书,一边在笑。父亲觉得奇怪,不由问道:“看的什么书,这么高兴?”
他说:“有位古代学者认为,天下有九州,能去其八,地上有五岳,能去其四,就很了不起了。其实,这有什么了不起?我长大后,一定要足踏九州,手攀五岳!”
父亲一听不对劲,便拿过他面前的书一看,竟是一本游记方面的书,便责备他说:“你现在正是学知识长才干的时候,应该一心一意地学习经书,怎么看起这些书来了?”
徐霞客不服气地说:“看这些书有什么不好?也可以开眼界,长知识呀!况且,我的作业已经做完了。”
父亲耐心地对他解释说:“这些书可以看,但不是时候,等将来长大了,功成名就以后,随便看,可现在不行。你以为做完作业就算完事了吗?还差得远着哩!孩子,你要记住,知识无止境,什么时候都不能满足啊!”
徐霞客听了,只好点点头。
虽然如此,徐霞客并没有放弃他的爱好,只不过改变方法罢了。他常常上面摆着的是“四书”、“五经”,但在下面压的却是有关历史、地理、游记方面的书。就是靠这种方法,徐霞客在通读“四书”、“五经”的同时,得到了不少地理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徐霞客不是死读书,而是像他读经书那样,一边读,一边思考,常常提出些问题。他发现,过去的地理书,对中原地区叙述得比较详细,也很清楚;一写到边远地区的山川河流,大都是沿袭前人的说法,甚至把不相关的事情也附会进去。这样一代一代陈陈相因,竟变成了固定不变的看法;可是这些说法究竟对不对?符合不符合实际?却没有人去考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321【xs321.net】第一时间更新《神童大智慧》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