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1 / 1)
辐射育种
辐射育种在20世纪经历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过程。1927年,美国科学家穆勒利用X射线使果蝇发生大量突变。1934年,印尼科学家托伦纳利用X射线照射烟草,育成烟草新品种,开创了农作物辐射育种的新纪元。1958年,美国国家原子能实验中心开展了大规模田间辐射育种研究。日本用射线对水稻农林X号进行田间照射,获得545个突变体,提高了蛋白质的含量。1964年美国利用热中子辐射,培育出抗倒伏、早熟、高产的“路易斯”软粒小麦。1986年意大利用热中子辐射培育出抗倒伏、丰产的硬粒小麦。
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后半叶以来,开展辐射育种研究,已先后育成水稻、小麦、大豆等各种作物品种品系20多个,其中用射线照射“南大2419”育成良种“鄂麦6号”;用射线照射“科字6号”获得优良稻种“原丰早”使成熟期提早45天。80年代以来定向控制突变成为辐射育种工作的中心课题。90年代,辐射育种进入了一个更加快速发展阶段。
粉煤灰
粉煤灰是煤炭燃烧产生的烟气中的细灰。通常是指从燃煤火力电站烟道气中收集的细灰。
粉煤灰是煤炭进入1300~1500℃的炉膛,在悬浮燃烧条件下,受热后再冷却而形成的小球体,表面光滑,微孔细小。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氧化钙、氧化镁、三氧化硫等。
粉煤灰的排放量与所燃煤炭的灰分含量有关,灰分愈高,排放量愈大。大量的粉煤灰不加处理,会产生扬尘污染大气。直接排入水系又会淤塞江河湖泊,对水体造成污染,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影响水产养殖业,而且其中的有害成分对人体健康也有不良影响。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衰变过程中产生α、β和γ射线的现象,俗称放射性。由放射性物质造成的污染,叫做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征是使环境的放射水平高于天然本底或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造成放射性污染的物质称为辐射源,一般分为天然辐射源和人工辐射源两大类。天然辐射源中,一种是通过地球大气层的宇宙射线;另一种是地球水域和矿床(如铀、镭等矿)的天然辐射源。人工辐射源有医用射线源(用以诊断和治疗病人)、核武器试验产生的放射性沉降以及核能工业排放的各种放射性废物等。
辐射与吸收
在整个宇宙,能量都是在相互传导的。地球边吸收太阳的辐射能,边又向天空放射红外线,求得相对的能量平衡。太阳放射的辐射有人眼可以看见的可见光,也有人眼看不见的辐射,如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等。地球表面并不能像太阳那样放射可见光,只有在个别情况下如火山爆发、森林自燃、电闪雷鸣时,才会发生零星的自然发生现象。地球表面和大气也可以放射辐射,即红外线。地面辐射是向着大气的,有一部分辐射能量被大气吸收,一部分穿过大气进入太空。大气辐射一部分能量向内,被地面吸收,一部分向外进入太空。
太阳的辐射与地球表面的吸收,呈现出一种矛盾而又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是说,地球放射的红外辐射能量与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大体上是相等的。如果地球的表面和大气只是不断地吸收太阳辐射能,不会放射红外线,或放射红外线的能量少于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地球就会越来越热。反之,地球放射红外线的能量多于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地球就会越来越冷。
氟化物
大气中有气态氟与尘态氟两种。由呼吸道吸入的气态氟几乎全部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尘态氟则根据颗粒大小分别沉积在呼吸道、气管和肺泡内。吸入的氟一部分通过肾脏排出体外,一部分则蓄积在骨骼和牙齿中,使牙齿变质,牙质松脆、缺损或脱落。骨骼的氟中毒表现为腰痛,骨关节变形,畸形,骨质硬化,严重时造成瘫痪。
氟被植物吸收后,即转移到叶片尖端和边缘,积累到一定浓度后,能使叶肉细胞质壁分离,轻则出现伤斑,叶片脱落,影响生长发育,产量下降,重则死亡。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在大夏窃神权》《青仙问道》《打赢复活赛后被遣返龙族》《重生成阴鸷太子的心尖宠》《锦宫春暖》《文豪1978》《国医》《在反派出生前(快穿)》【爱阅小说网】《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
小说321【xs321.net】第一时间更新《人类的家园——环境科学知识1》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