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321【xs321.net】第一时间更新《寄鹤抄》最新章节。
第一百一十三章杳流离
长生死的那年,长亭刚满十七。她用琳琅给的那笔钱厚葬了长生,然后离开杭州,去了嘉兴。
从小到大,五湖四海飘泊来去,没一处是长久牢靠的落脚地。而今孤踪住世,更如萍梗之游行,哪里也都一样了。
她没有去北平找聂师父,也没再回上海找安陵晏。不是不敢,是不愿。仿佛这样做了,就对不起死去的长生。
长生也是孤儿,死了孤魂一个,世上唯一能为他守丧的,只有长亭。
她把长生用来遮眼伤的黑纱洗净,重新缠在胳膊上,跟笃班的老师傅说,自己年少守寡,也曾学过几日戏,现已是孤零无靠,但望收留,留在班中搭台唱演。
干瘦的老琴师微眯起眼调弦,拖着懒散的调子慢道:“长亭么?记得前几年,上海太平大戏院有个唱旦角儿的戏伶也叫这个名儿来着,很是红火了一阵子,四大坤旦之首呀——后来不知去了哪儿,就再没消息。”
她垂着眸,平淡答:“这名儿是原来班主给改的。乡下小妇人从没出过那么远的门,见识少,不曾听说过上海的角儿。”
万水千山,负你一场。在梦里才敢回去的地方,喝醉了也不肯提的过往。
大云镇的戏台在一座庙里,已经有很长的年头。听镇上的老人说,那庙始造于南宋乾道年,直到明万历才加建的戏台。民国十七年,由十里八乡的村人集资重修落成,唤瞻山庙戏台。
那戏庙十分古雅坚固,藻井为八角穹顶,八棱窗柩深雕上八洞仙,屏风沥金彩绘福禄寿三星。屋檐向外高翘,雨水南北分流。屋脊走兽仰卧立站,姿态各异。挑檐下还挂了大小风铃,在晨曦慕风里叮铃,音高韵低,悦耳动听。正中戏台离地高逾七尺,宽两丈,深一丈余。当地新昌调腔、绍兴乱弹以及男子小歌班、女子的笃班都在此唱演。
那夜起了凉风,更夫梆锣的震颤在河畔拖得悠长,夜间她挑灯从游廊下过,照见前台左右两侧,䇄立的两根大红圆木柱上,还贴着褪色的戏祠楹联。她登过大大小小无以数计的戏台,也见过千奇百怪的各种戏联。是从遇见安陵晏起,才开始真正明白了其中况味。
月色顺着朴旧的布裙流泻遍地,长亭仰着头,轻轻把那些优美而伤感的句子念出来:“‘大千秋色在眉头,看遍翠暖珠香,重游瞻部;十万春华如梦里,记得丁歌甲舞,曾醉昆仑。’”
千百年来的道理,看懂的人也不能逃过。
她的眼睛清亮莹莹,一滴眼泪终于承载不住,倏地滑落在灯笼上。
长亭又开始唱了。
三通锣鼓过罢,戏台上灯火通明,浓妆艳抹的生旦净末们粉墨登场,噪杂的祠庙顿时安静下来。
乡民大多不识几个字,就凭着年深日久的记忆,也能把那些唱词记得一字不差,哪句出了错,哪个拍子踏不全,他们的耳朵都能听出来。孩童们看不懂文戏,只对翻跟头耍把式的武戏感兴趣,图的个刀枪剑戟红火热闹。
从夏末到深秋,又到隆冬,她唱了许多的戏,演过许多故事,唯独对自己的过往绝口不言,把情衷都封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