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321】地址:xs321.net
马银光在东东卯住了大概一个月他才建起了一间土窑。里面没有任何的家具,他只先添置了一张床,被褥,一口装水的瓮,仅此而已,可算得上是真正的家徒四壁了。马银光离开东东卯的那天,谢昌盛也离开了,他说他要出门去找老婆了。实际上,谢昌盛没有办法继续在村子里待下去了,因为在那个年代,老婆跑了,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即使在当下这个年代,依旧很丢脸。村里人的嘲讽会将一个人在无形中抹杀掉,让他无地自容,羞愧,自卑。谢昌盛的老婆跑了后,他还在东东卯待了两年的时间,这两年来,他像往常一样生活着,一切不以为意,只要躲在家里不出门,那便听不到村里人的风言风语,看不到村里人的各式眼色。
直到马银光闯入他的生活,谢昌盛才明白了,他得为自己而活。马银光当初也劝谢昌盛与自己一起去治沙,谢昌盛起初心动了,后来又拒绝了。他是一个从未去过城市的人,他去过最远的地方是龙阳镇,而且只去过两次,一次是结婚前置办结婚用品的时候,一次是老婆刚跑了的时候他去龙阳镇寻找。马银光去了不少地方,他去过榆林的十二个县,那时候榆林也还是县呢……他去过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包头,也去过宁夏的银川,甘肃的兰州,甚至还去过新疆的乌鲁木齐。正是他带给了谢昌盛这些外界的消息,才让谢昌盛对外界升起了向往之情。没有人知道谢昌盛去哪里了,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去找老婆了,还是去寻找新的生活了。在此后的二十来年,马银光没有再听过任何关于谢昌盛的消息,谢昌盛也没有再回东东卯一次。
土窑内的东西逐渐的置办齐全了。马银光在正式治沙之前,他去找了一趟石光银。石光银是定边县海子梁乡四大壕村的农民,十八岁的时候加入中国***,后来开始治沙,他将治沙发展成为产业,做到了治沙与农民脱贫且致富二者结合。在马银光刚开始治沙的时候,石光银就成为了全国承包治沙第一人。马银光觉得自己和石光银很有缘分,两人的名字只是颠倒了一下,他觉得自己见到石光银肯定会有很多话要说,肯定能够学习到很多经验。但是,马银光没有见到石光银,他去找石光银的那天,石光银刚好不在,好像是去北京接受领导人的面见了。再后来,马银光一头扎入三野原治沙当中,没有再去找石光银了,两人再也没有见过。
但石光银治沙的事迹对于马银光而言是深远影响的,直到现在,他都深刻的记得石光银说过的一句话:“治沙是我唯一的事业,只要一天不死,我就要栽一天树,把治沙进行下去。”
马银光越是遇到困难,越是强大,恐怕跟这句话也脱离不开关系。他在治沙的过程中不是没有想过放弃,但他没有放弃过一次,每次想要放弃的时候,他看着自己已经做出来的成就,就立马舍弃了这种念头。
前二十年都熬过来了,三野原的生态恢复的很不错,马上就要成功了,现在更不能放弃了。
此时,马银光躺在被褥上,脑袋里浮现出来了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正行走在沙漠上,他有些看不清这个人是到底是他自己,还是马仰,又或者是石光银。
……
董上司里外不是人,他刚骂了马仰,就被自己的上司给骂了。董上司的上司起先是接到了市里小领导的电话,知道了发布“毛乌素沙漠被一光伏公司毁坏,背后到底是谁为其撑腰?”这则新闻的微信公众号是榆林百事通所发出的,而榆林百事通这个账号的主人则是榆林日报的一个记者,领导知道,大为发怒,要求董上司的上司立刻删掉这篇文章,可还没有等董上司的上司给董上司打电话的时候,就又接到了这位小领导的电话,小领导不仅收回了刚才的批评,还对董上司的上司大为表扬。
当董上司接到上司电话的时候,立马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并且说自己已经坚决的痛批过了马仰,还扬言要立马开除马仰。董上司以为自己的一番话会得到上司的赏识,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上司听到这些话后,直接把董上司给骂了一顿,狗血淋头。
“马仰同志做的这么对,这是一位新闻记者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你怎么能骂他?”
上司质问。
董上司内心很是无语,他又不敢反驳。
“你这个错误很是严重,现在先不与你计较,你现在立马去写稿子,来一个加急稿,把这件事情给报导一下。”
上司继续说。
“可是……”
董上司想要说话。
“没有可是,难道你听不明白我说的话吗!一切按照我的为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沙漠绿洲的守望》转载请注明来源:小说321xs321.net,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